健康養身★惱人疝氣如何治? 名醫報你知

惱人疝氣如何治? 名醫報你知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疝氣是什麼?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卻可能發生在你我周遭人的身上!你怎麼能不認識它?疝氣專科名醫曾振橿指出,當身體中器官從正常位置移至不正常位置時便稱為「疝氣」。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腹股溝疝氣」。也就是原本應在腹腔內的內容物(以小腸為主),因腹壁較弱或先天形成的疝氣袋,使腸子掉落至腹股溝或陰囊;因此,疝氣又稱為「脫腸」或「墜腸」。

那麼,為什麼會得疝氣呢?曾振橿醫師表示,大多數疝氣為遺傳所引起的間接疝氣,指的是睪丸從腹腔下降至陰囊時發生下降路徑閉鎖不全,形成鞘狀突,使腹腔的水分、小腸、大腸、盲腸、網膜或卵巢等腹腔內容物掉到腹股溝或陰囊中;少部分為直接疝氣,因為老化、受傷、用力過度(如提拿重物、咳嗽、大小便時腹部用力)、抽煙、懷孕、肥胖等因素,造成腹壁薄弱、撕裂,或導致腹壓增大而產生,多數人以為女性不會得疝氣,其實不然;根據統計,疝氣男女比約為9:1。

曾振橿醫師指出,一般來說疝氣並不會造成疼痛,但因為腹股溝或陰囊有明顯腫塊,造成觀感上的不雅,因此必須遮遮掩掩,另外也可能造成行走及坐下時的不便,但若是疝氣已經引起疼痛,則是已發生腸卡住,此時就會有生命危險了。

疝氣的治療方式,坊間有很多錯誤的觀念!例如有人認為疝氣是「冷身」引起,只要不吃生冷,多吃些熱的東西、或服用中藥就會好;有的人則宣稱配帶有治療效果的疝氣帶即可把疝氣治癒。曾振橿指出,「不吃生冷,多吃些熱的東西就會好」其實並無醫學根據,而中藥對於疝氣治療則是改善有限。

至於宣稱有治療效果的疝氣帶;曾振橿醫師說,這僅是宣傳手法,因為疝氣帶只能把疝氣縛住,是暫時治標的方法,完全沒有治療功能,只要拿掉疝氣帶,臟器照樣掉下來,再者,使用疝氣帶還會造成局部的血液不順,對突出的組織及正常的腹壁組織都會造成傷害,醫師大多不建議使用。醫界公認有效的治療方式是外科手術,而治療疝氣的手術稱為「疝氣修補術」,基本原理是把腸子推回腹腔、高位結紮疝氣袋後,再把腹壁缺陷縫合,或用人工網膜來修補。

曾振橿醫師更是奉勸所有的疝氣患者,千萬不要因為疝氣不會造成疼痛,或害怕開刀就選擇置之不理,因為一旦疼痛就危險了。事實上,疝氣如果不治療,情形會越來越嚴重,甚至有可能產生因腸子掉至陰囊而卡住,不能復位至腹腔內而引起腸絞厄的現象,此時即變成有急性危險的「嵌頓性疝氣」。腸子可能因被壓迫太久而引起缺血性壞死,更嚴重的病人還會因腸壞死、穿孔而導致腹膜炎、敗血症,造成休克或死亡。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76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今年春天的氣候很異常,忽冷忽熱的很不穩定;醫師發現,今年入春以來,鼻過敏患者人數下降速度比較緩慢,發作的時間竟罕見的出現在下午時段,這個現象可能跟全球氣候異常有關。由於室內外溫差超過攝氏7度,易誘發鼻過敏,有過敏體質者最好是注意氣象預報,做好預防過敏準備。秀傳101皇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孩童常吃加工食品,小心長不高!舉凡小朋友喜愛的雞塊、冰淇淋、可樂等加工製品,其實含有許多食品添加劑,如磷成分,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影響健康甚鉅。營養師指出,磷攝取過多,容易導致腎臟、心血管,以及骨骼出狀況,對於正在成長發育中的孩童而言,可能造成長不高的問題。坊間販賣的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1名上班族因下班騎車時,遭後方車輛追撞,造成腰椎受傷,但事後再騎車時,卻常常擔心後方會有車輛追撞,甚至半夜睡覺時都會因此失眠;成大醫院職業及環境醫學部主治醫師郭浩然指出,主要是因受到創傷後,造成的心理壓力,又稱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通常面對生死交關的嚴重事情時,就更容易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溫室效應讓氣候快速變遷,為了響應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健康照護機構一起減碳護地球,台灣國健署2013年特地辦理「國際低碳醫院團隊合作最佳案例獎」活動,經國內外委員審查參賽資料後,由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大林慈濟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光田綜合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