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想哭就哭吧! 釋放情緒助身心健康 

想哭就哭吧! 釋放情緒助身心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想哭就哭吧!哭泣是情緒表達的方式,最真實反應了內在的情感,也幫助自己向內看見自己的需求。根據《CNN》,醫學博士朱迪思·奧爾洛夫(Judith Orloff)博士說,「哭泣是自我照顧,也是愛自己的方式之一,尊重它們並看見自己的需要,有利於身心健康。」

壓抑情感不只造成疏離 也在身體留下印記

哭泣常常被視為一種軟弱的象徵,在社會上通常不鼓勵情緒的表達,人們傾向於壓抑自己的情緒,經年累月之下,逐漸養成了壓抑自己的內心情感。像是小男孩從小就被告知不應該哭泣,當這些孩子長大後,即使內心有任何情緒,他很可能將自己的情緒埋藏心底深處,並在情感上關係與他人疏離,武裝成社會既定的模樣,與內在真實的自己衝突著,堅強和隱忍很可能會對他們以後的心理健康造成破壞性的後果,這對於一個人往後建立關係時產生負面的影響,長期都可能帶來免疫系統下降、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身體的危害。

適當哭泣是解藥 有益身心健康

哭泣是人類表達情緒的現象之一,也是情感流動的自然反應。它就像一把鑰匙開關一樣,去釋放深度的悲傷或幸福的情緒。哭泣好處已廣為人知,大量研究表明,適當地哭泣能放鬆情緒和緩和痛苦,當壓力不斷增加,交感神經會隨著累積的壓力持續增強。賓夕法尼亞洲立大學精神病學助理教授勞倫·拜爾斯瑪(Bylsma)說,哭泣有助於促進副交感神經的運作,達到緩解壓力與放鬆的功能。

當情緒釋放掉 有助覺察內在需求

Orloff博士說到,如果你習慣於壓抑自己的情緒,那麼當你首次哭泣時可能會因為不習慣而引起你的焦慮,這是件正常的事情。她強調,這個過程可以慢慢來,重點是「你必須回去和自己的內在小孩在一起,重新一起經歷曾壓抑的情緒,因為內在小孩的哭泣是在不安全狀況下產生的防衛,而將情感的開關關閉」。

參考資料:

Go ahead, have a good cry. It's good for you, psychiatrists say

Fears for tears: why do we tell boys not to cry?

【延伸閱讀】

誰說長大了就不能哭? 醫師:適當哭泣是良方

重憂鬱、焦慮指數升! 疫情之下如何調適情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9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9歲女性在懷孕30週時,因妊娠高血壓引發胎盤供血不足,導致胎死腹中而引產。她因仍有再懷孕的計畫,因而求助於中醫;經由中醫調理四個月,順利懷孕,目前則是持續進行安胎,以及搭配西醫產檢,身體狀況都很穩定。陰虛、濕熱血瘀體質 以溫經化瘀、清熱利濕為主收治這名婦人的台北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年底各大百貨、電商祭出各種週年慶優惠,許多女性都會趁著折扣期間把美妝保養產品一次購足,高單價的抗老除皺商品往往是搶購重點,然而比起囤積大量的保養品,不少女性朋友選擇走一趟醫美診所,用一個下午茶的時間進廠維修,讓肌膚保養更有效率。三種肌膚老化? 你是屬於哪一種無論採用哪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一名86歲的男性病患,日前做癌症篩檢時發現糞便潛血陽性,於是至直腸肛門外科求診,進一步檢查確認罹患直腸惡性腫瘤,需動腹腔鏡手術;但在術前進行電腦斷層檢查時,又發現他的腹部主動脈有顆約6公分大的主動脈瘤。醫師考量他年事已高、手術風險不小,直腸肛門外科與心臟外科醫師討論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如果眼睛霧霧的看不清楚,不要以為只是普通的近視,也有可能是罹患嚴重乾眼症!眼科醫師提醒,出現乾眼症若沒有治療,會逐漸嚴重與惡化,若淚液無法達到保護角膜的功能,則可能會引發角膜發炎,視力會更加下降,不得不慎。淚液能保護角膜 避免角膜受損眼科診所陳寶全醫師表示,眼睛的淚液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