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想從失敗中學習 先讓大腦感到「安心」

想從失敗中學習 先讓大腦感到「安心」

人生的場景中,不可能永遠都順心如意,失敗與打擊,可以說是所有人終其一生都需要面對的難題;然而,當失敗的打擊大到難以面對時,又該如何是好?面對及接納失敗,才能夠獲得學習的機會。這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一點也不容易,不想接受失敗、又難以面對失敗的人,其腦中必定存在著某些深刻的失敗經驗或記憶。

生理喚起過度頻繁 切記:心理的傷身體記得

在失敗的同時遭到辱罵、斥責,甚至是被毆打,而留下了極度痛苦記憶的人,往往會出現想要逃避那些失敗的反應。從短期的生命需求來看,這是必要的反應。當這個反應相當強烈時,如果加以否定,反而會形成更加鮮明的負面記憶。因此,當發生不敢面對失敗,只能選擇逃避的強烈反應時,該做的第一件事,是認同並接納這個逃避的自己,當大腦出現如此極端的反應時,正代表著心理處於無法獲得安全保障的狀態。

前額葉皮質失去機能 相當於壓力開關失能

臨床上可將前額葉皮質的功能比喻成前哨站、杏仁核比喻為警報器,一般人在正常情況下,聽到遠方傳來聲響,警報器便會開始分泌賀爾蒙,來控制人的注意力;當我們查看聲響,並發現只是回收車經過時,空瓶碰撞的聲音,前哨站就會做出判斷,傳達訊息關閉警報器並停止分泌賀爾蒙。

但當某人的心理無法獲得安全的保障時,前額葉皮質的機能就會減退,相當於失去判斷力,杏仁核便不會停止分泌賀爾蒙,也就是這時候即使對它說再多「應該從失敗中學習」的道理也沒有用。就算中央執行網路明白「應該從失敗中學習」 的道理,大腦及記憶也會因為過去的經驗而產生想要逃避的強烈反應,很難平心靜氣地好好從失敗中學習。

改變的反義詞就是接納 解決當務之急再來談改變

生活中應儘量避免否定逃避失敗的行為,而是要先從接納開始,以獲得心理的安全感為當務之急。必須先讓當事人的大腦明白,這是一個能夠安心接納及面對失敗的地方,更是一個能從失敗學習到價值的地方。想要讓當事人的大腦不斷感到安全,最後產生「安心感」,周遭的旁人及環境必須先接納失敗。同樣道理,如果內心一直在逃避失敗,當務之急是趕緊找到一個能夠讓我們感到「安心」的環境或人物。

想從失敗中學習 先讓大腦感到「安心」

本文摘選自《Happy Stress 壓力是進化你大腦的「武器」:頂尖人士都知道!腦科學實證的掌握壓力「甜蜜點」方法》,悅知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難以抗拒的矛盾與掙扎 強迫性精神官能症

地震後夜夜焦慮失眠? 心理師用「五字訣」舒緩情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3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示意圖-圖翻攝自behance) 以前,家裡的老人常說:肝好,一切都好!肝不好,未老先倒! 其實,中醫告訴我們,女人「肝」淨就漂亮,男人「肝」淨就強壯! 為什麼這樣說?人體的五臟六腑都有其對應的功能,肝臟的主要職責之一就是「解毒」。 肝臟掌管著糖、脂肪、蛋白質的解毒、代謝,人體大部分的新陳代謝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人格養成從小開始,家長要教育出好孩子,也是有方可循!精神科醫師施佳佐指出,每個年齡層的孩子思考、感受和行為模式都不相同,因此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教育他;孩子的叛逆不聽話,都是有原因的,父母應該隨著孩子年紀漸長,改變相處的方針。 0歲到6歲 將孩子當國王對待 施佳佐醫師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許多民眾有跑馬拉松習慣,但要注意若拉筋沒做好,小心傷了健康;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塗雅雯指出,當肌肉收縮時,大腦會將神經衝動傳遞到神經末梢,使肌漿網釋放出鈣離子,就會造成肌纖維收縮,這時若沒有作好拉筋,就會使身體出現痠痛。 激烈運動易出現痠痛 做好拉筋是關鍵 人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35歲的吳先生,天生長相清秀,且眉毛、鬢角、鬍子長得零零落落,儘管設計資歷超過10年,但看起來很幼齒,客戶總質疑他的專業;日前,他決定接受植鬍手術,原本毛髮稀疏的臉龐變成落腮鬍,多了分成熟穩重,專業形象加分不少,也更有型了。 亂用偏方全臉過敏 吳先生說,他曾經嘗試各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