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想活得更長壽? 專家:日常多動就有效

想活得更長壽? 專家:日常多動就有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懶動族有福了,只要平時多走路、爬樓梯就能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2019年歐洲預防心臟病學協會公布一項研究顯示,提升心肺功能有助降低全因死亡率(所有死因的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斯德哥爾摩瑞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博士Elin Ekblom-Bak指出,只要多走樓梯,騎自行車上班等,都可以促進健康,且做越多效果越好。

瑞典30萬研究 評估心肺與死亡率關係

根據《Science Daily》報導,該研究針對316,137名18-74歲的成年人,分析他們1995年至2015年間在瑞典的職業體檢資料。並根據瑞典國家登記處1995 - 2015年統計,取得受試者全因死亡率和首次心血管疾病(致死性和非致命性心肌梗塞,心絞痛或缺血性中風)的數據。

在研究中,使用最大攝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 capacity),來表示一個人的心肺功能好壞,這是心肺在運動時可以提供肌肉的最大氧氣量。如果一個人的最大攝氧量是40ml/kg.min,表示他每分鐘每公斤體重,在激烈的運動狀況下,可以攝取40毫升以上的氧。

心肺功能越好 死亡率越低

研究發現,最大攝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 capacity)每增加1毫升,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分別降低2.8%和3.2%。且無論年齡、性別等族群,都可以從運動中獲得健康好處。

「特別要注意的是,無論起始時間如何,都對健康有益。且心肺功能水平較低的人,透過運動提高健康的獲益最多。」 Ekblom-Bak說,過去25年中,一般人的健康水平下降了10%,成為迫切公衛問題。日常活動需要體能,即使在健康的成年人中,體能狀況不佳與吸煙、肥胖和糖尿病一樣有害。

肌肉爆發力佳 壽命越長

《衛報》報導,2019年歐洲預防心臟病學協會另一項研究也顯示,肌肉爆發力越強的人,壽命也越長。里約熱內盧Clinimex運動醫學診所教育和研究主任Claudio GilAraújo說,老年人從椅子上起身或踢球,取決於肌肉爆發力而不是肌力,但大多數重量訓練多注重後者。「我們的研究首次表明,擁有更多肌肉爆發力的人,往往會活得更久。」

人類40歲後肌肉開始流失,Claudio GilAraújo建議,民眾進行重量訓練時,大多注重在重量和組數,然而越短時間進行更多組數也很重要。而且只要爆發力高於男性中位數標準,就對健康有效,再多則無異。

根據這兩項報告,歐洲預防心臟病學協會強調,維持好健康要多運動。

參考資料:

1. Move more to live longer.

2. Want to live longer? Move more, lift weights.

【延伸閱讀】一年進急診四次! 嚴重嗜酸性白血球氣喘惹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9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國外流行自己動手做水果水,又稱為維他命水,或排毒水,聽說可以減肥,是真的嗎?喝水果水對健康有什麼好處?營養師將教大家正確喝出水果水的營養素與元氣,並且推荐利用檸檬、黃瓜、薄荷來製作水果水的食譜,大家不妨一起動手做,就會不知不覺愛上喝清甜的水果水。 水果浸泡在水中,能減緩氧化速度 其實,排毒水或水果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第一屆臺中慈濟醫院聽語暨人工耳蝸中心金象獎」日前頒獎,首見以電子耳病友拍攝復健發音影片為主題。典禮在臺中慈濟醫院電子耳病友會「電音俱樂部」戶外春遊進行,共174位病友與家屬參與,替典禮更帶來歡樂氣氛。聽障朋友戴電子耳 生活變得更精彩開完電子耳兩年的徐先生目前仍在進行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是高齡及西方化社會中常見的高死亡率及高猝死率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陳沂名醫師及施俊哲醫師所帶領的主動脈微創手術治療團隊,則是針對主動脈相關疾病,獲選2019年度SNQ國家醫療品質標章。SNQ國家品質標章(Symbol of natio...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隨著留學熱潮持續升溫,愈來愈多學生選擇負笈海外求學,初到陌生環境,語言障礙、課業負擔、文化衝擊等,都可能誘發心理問題;若此種情況在長時間狀態下,造成心理或身體處於混亂,卻無明顯病理特徵,即可能出現「亞健康」問題。「亞健康」是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過渡階段,在身體上、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