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想生小孩的夫婦必看!醫師驚爆最有效的「做人」頻率竟然是這個數字!網友全不敢相信:週期都白算了!

想生小孩的夫婦必看!醫師驚爆最有效的「做人」頻率竟然是這個數字!網友全不敢相信:週期都白算了!

(圖片翻攝自lomasprovidencia新浪博客

隨著高齡產婦日漸增多,許多夫婦求子心切,試盡各種方法,有一說是要求夫婦「禁慾」一個月,等到妻子排卵期到時,再「一次發射」,以求「一擊即中」,才不會「浪費彈藥」。然而,專業醫生並不贊成這種觀念,到底夫妻「做人」的頻率多高才能夠最容易成功呢?

 

東網日報採訪了婦科醫生張美玲,張醫生說不少夫婦對自然懷孕存有很大的誤解,最常見的現象是先計算女生的排卵周期,一個月只做人一次。張醫生說,長時間禁慾會影響男生的精子質量,不應超過七天。由於精子可生存72小時,卵子只能生存24小時,所以想生寶寶的夫婦最好是「2至3天做人一次」,另外,市面上的驗尿測排卵的試紙也可能因為黃體賀爾蒙的關係出現假陽性,使用時要特別注意。

 

女生平均每28天有一次珍貴的排卵期,想生寶寶的夫妻要好好把握機會。坊間以為,男性不管任何年齡都能生育,其實也是一種誤解。男生在年齡增長後,精子質素也會下降,減少女生的受孕機會。即使成孕也較易小產,誕下的孩子患自閉症、思覺失調,或先天性缺陷機會也較多。

 

張醫生更引述美國研究指出,女性在19至26歲受孕機會最高,30至34歲期間的受孕率有八成六。但一踏入40歲,受孕機會急跌至只剩兩成,之後每增一歲,受孕率下降5%。

 

她表示,現在平均美6對夫婦就有1對不育,就算經過連續一年正常性生活還是不能成功懷孕的大有人在。不過,造成不育的因素相當多,可能是遺傳或疾病,「有二十幾歲少女因為盆腔炎令輸卵管閉塞,結果要人工受孕。」她建議想懷孕的夫婦要多休息,飲食健康及多做運動,並且戒煙戒酒。另外,婦女過重也影響受孕,計劃生育前最好稍微減重。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幼兒園群聚持續擴大,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7)日下午更驚曝目前病毒基因定序整體方向都指向是Delta變異株,或其他變異株,幾乎已確定不是Alpha變異株,至於病童們的最新病況曝光,好消息多是輕症或無症狀,只有部分出現發燒、流鼻水或喉嚨痛 等症狀。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七十多歲男性因為牙齒鬆動,加上後方臼齒咬合無力,而尋求專業牙科醫師診察。牙醫師分享,從X光影像發現,患者全口的牙周齒槽骨破壞超過50%,屬於全口嚴重牙周病,為了盡力拯救患齒,透過水雷射進行完整滅菌和加強組織修復,輔以齒間固定術和咬合調整,微創水雷射具有輔助牙周再生...

閱讀詳情 »

新北市板橋爆發幼兒園10人確診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新北市長侯友宜今上午證實,除了這10名師生以外,今日又增加2名幼童、3名家長確診,累計15人。先前確診的10人則包括1名老師、8名學生和1名家長。至於擴大匡列採檢第一圈、第二圈接觸者部分,侯友宜表示有182人送到集中防疫旅館,已有162人...

閱讀詳情 »

才剛開學一週,新北板橋幼兒園及中和國小先後有教師及學生確診,基因定序是否為Delta變種病毒,引起外界高度關注。對此,ICU醫師陳志金擔憂表示,昨天新北幼兒園採檢陽性率就達60%,小孩感染被隔離,需要家長陪伴照顧,所以只要有一名感染,基本上就「算兩名」了。日前新北市土城區新增夫妻家戶感染個案,妻子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