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想知道你未來跑多快嗎?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對職業跑者而言,當年紀超過三十歲,他們心裡都有個底,再怎麼樣努力,都沒法跑得比過去快了。但是依據耶魯大學的研究顯示,即便年過三十,還是可以延緩歲月拖垮腳步的速度。

根據耶魯大學的研究發現,即便歲月影響跑步的速度是不可阻擋的力量,但是可能也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可怕。從過去的研究中發現,即便是終身的運動員,隨著年紀的增加,心臟會變得沒有過去有力,可以運輸的血量以及氧氣沒有過去的多,肌肉也變得沒有過去有力量,這是因為細胞中的線粒體的迅速改變之故。

耶魯大學的經濟學教授雷斐爾,已經年過七十的他,還是位終身的馬拉松選手。他說他每年完賽的時間一年比一年還要久。但他想要研究世界最佳的馬拉松選手,會因為年紀而在比賽成績中退步多少,並且他還想要瞭解這當中有沒有一些模式,他想要計算出速度延緩的公式。於是,他在十年前計算出了一套公式,根據那套公式,他可以幫助專業的跑者預測自己老了以後的跑步速度。很快的,雷斐爾博士的公式很快在專業跑者中變成重要的估算依據。

但是就在最近,他懷疑自己的公式是否有例外。於是他與耶魯的同事—愛德華開普林教授一起研究,並在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期刊中發表了一篇新的文章,修正了過去自己的公式。

想知道你未來跑多快嗎

開普林教授是極值理論的專家,他特別研究一般情況當中的[例外]。他認為,每個破世界紀錄的跑者,就是這種一般跑者中的[例外]。他們發現這些跑者似乎對抗年紀的能力特別佳,每年跑步的完賽時間不會差異太大,差別大概只有1%,直到他們至80歲為止。過了八十歲,他們跑步的速度就會大大的減緩。但到了九十歲,這減緩的趨勢又似乎停止了。

有趣的是,這份新的研究發現,即便是年長的跑者,他們還是有進步的空間。雷斐爾博士現在更新了他的計算公式。有興趣的跑者,可以點閱以下網址fairmodel.econ.yale.edu/aging,並且點選All other running (2018 updated age factors)這個連結。

接下來,你需要輸入你跑步的最佳紀錄以及年紀(目前最低能輸入的年紀是40歲,因為這個公式是假設40歲以前的跑者,跑步速度並不會隨年紀減緩。)之後,電腦就會告訴你你每年的跑步最佳得以預測的跑步速度,直到90歲。

然而,這個數據是假設你一直都是有在認真訓練,以及維持體能的跑者。儘管許多人並非如此。即便如此,雷斐爾博士認為,有了這個預測公式,給了我們努力的目標。

資料來源:https://www.nytimes.com

相關推薦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 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 國人每年喝掉28.5億杯咖啡,平均一人喝掉130杯!喜歡品嘗咖啡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喜歡咖啡的醇濃香味,有些人則需要咖啡提振精神。但是,咖啡的飲用有沒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或是一天可以喝多少等小細節都需要了解。蔡孟融營養師針對咖啡與咖啡...

閱讀詳情 »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於去年底公布的2021年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經營實況調查統計指出,零售業經營困境以「人力資源短缺、流動率高」增加最多。面對疫情,百貨零售業者不僅要解決內部人員流動的營運問題,對外更要面對消費者行為快速改變的挑戰。後疫情時代,百貨零售業者要如何不浪費一場好危機,藉此數位轉型,一舉彎道超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大停電,最怕「疫苗退冰」放到不能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下午要大家安心!指揮中心最新調查各縣市狀況,目前還沒有疫苗放到超時的情況,陳時中強調,各合約機構都有不斷電系統,且電力也陸續在恢復中,停電時間都沒有這麼長。 陳時中表示,上午全台大停電,...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明明膝關節已經不堪用,台灣銀髮族卻寧願忍痛、不動,也不願換膝!國內最新一份針對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患者進行的大型追蹤研究調查就發現,有高達7成5的人,寧可忍痛或是乾脆減少移動,採取治標不治本的方式,只因為害怕手術後疼痛或要再次換膝,乾脆犧牲退休生活的行動自如,門診就有7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