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3日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年失智人口成長快速,與失智相關之交通意外亦大幅增加。目前交通部已提出針對高齡駕駛駕照管理措施,但對失智者家庭而言,要失智者放棄駕駛仍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台灣失智症協會與澳洲臥龍崗大學攜手合作,希望藉由國際最新輔助工具「失智症與安全駕駛決策輔助手冊(DDDA)」,協助失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一名60歲吳小姐,長期受憂鬱困擾,且因焦慮伴隨頭疼,一晃眼就是20年,雖接受抗憂鬱劑藥物治療,但卻依然情緒低落,直到透過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約兩周後,症狀獲改善;臺北榮總精神醫學部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指出,重覆經顱磁刺激是透過磁波,誘發微小電波來重覆刺激功能低下的腦區,...

閱讀詳情 »

【記者周蘭君報導】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根據內政部統計,65歲以上占總人口比率高達14%,每7個人中就有1個是高齡長輩。因此,如何維持健康與生活品質,已是多數長輩重視的議題。 據研究指出,40歲之後肌肉量每10年減少3-8%,70歲後每10年流失量更高達15%。專業藥師林帛縉表示,要判斷肌力是否下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唐氏症基金會附屬之愛樂發展中心日前假新北市勞工活動中心,為唐氏症者及心智障礙者舉辦第十二屆「愛樂盃歌唱大賽」;參賽者雖然無法像普通人一樣清楚分辨聲音的高低、節奏的快慢、唱出不同高低的旋律,因此唱歌時總是五音不全,但是卻能唱出最溫暖的畫面。愛樂盃歌唱大賽 發展中心設有卡拉...

閱讀詳情 »

根據CNN報導,台灣有700萬人有睡眠問題,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時間是在睡眠,且每天睡著至少會翻身30至60次。睡眠和三高、腦中風等人體80幾種疾病息息相關,睡不好會生病,而且還可能罹癌。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邀請學者專家,教導大家愈睡愈健康的方法,天天一夜好眠,遠離疾病。 睡錯姿勢,痠痛...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對職業跑者而言,當年紀超過三十歲,他們心裡都有個底,再怎麼樣努力,都沒法跑得比過去快了。但是依據耶魯大學的研究顯示,即便年過三十,還是可以延緩歲月拖垮腳步的速度。 根據耶魯大學的研究發現,即便歲月影響跑步的速度是不可阻擋的力量,但是可能也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可怕。從過去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6歲陳先生,年輕時,就會抽菸喝酒,且吃檳榔等習慣,八年前曾發現右邊舌頭破皮,一度不以為意,直到嚴重影響食慾,才趕緊就醫,經醫師診斷為惡性腫瘤,採手術治療,配合化學及放射線治療,但因手術切除部分舌頭,造成患者進食及吞嚥困難,得長期放置鼻胃管。醫院辦同學會 鼓勵病友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能擴展在地產學合作,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與長榮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期望除了能提供學生良好的實習環境,幫助未來職場接軌,也能增進醫院護理與學校教學授課品質;安南醫院院長林瑞模指出,包含雙方人員教學、進修與實習等合作範圍,藉由互惠合作,達到雙贏。合作醫療研究計畫 讓醫院和大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身體健康、調整生活型態,也是防範疾病的保健方式之一。運動風潮幾乎席捲全民,但您知道運動的正確方式嗎?小心身體狀況不佳、運動姿勢不正確,強身不成,反而迎來運動傷害。運動傷害5大危險因子 運動環境、護具是關鍵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醫師林怡君表示,運動傷害的危險因子眾...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