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高齡小心肌少症上身! 補對營養打好「肌」礎,靈活有力更健康

中高齡小心肌少症上身! 補對營養打好「肌」礎,靈活有力更健康【記者周蘭君報導】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根據內政部統計,65歲以上占總人口比率高達14%,每7個人中就有1個是高齡長輩。因此,如何維持健康與生活品質,已是多數長輩重視的議題。

據研究指出,40歲之後肌肉量每10年減少3-8%,70歲後每10年流失量更高達15%。專業藥師林帛縉表示,要判斷肌力是否下降,可從日常生活中著手,例:馬路沒走完已紅燈、打不開罐頭、無法自坐姿站起等,都是肌力退化的警訊。林帛縉藥師更提醒,肌肉量是維持身體機能及正常代謝的重要關鍵,若快速流失,除了造成疲勞、抵抗力下降之外,嚴重者更可能造成骨折、臥床、和死亡率增加。由於高齡者在手術或病後調養期間,身體的自然機制會從肌肉分解蛋白質作為能量供應,致使肌肉量減少,影響肌力表現。因此,高齡者要維持健康及良好的生活品質,肌力及肌肉量是重要的關鍵。

中高齡小心肌少症上身! 補對營養打好「肌」礎,靈活有力更健康平常該如何保養肌力呢?蛋白質是身體合成肌肉的重要材料,除了從飲食中攝取外,也可以透過營養品補充。改善肌力流失沒有特效藥,許多長者由於食慾不振或牙口不佳,無法攝取足夠蛋白質;若又經歷生病或手術等重大生理壓力的時期,會需要高蛋白質的營養支持。林帛縉藥師分享,若能每天補充具有麩醯胺酸、精胺酸、支鏈胺基酸等三重胺基酸營養,能幫助肌力養復效果。而在重大生理壓力的情況下,林藥師也建議額外補充麩醯胺酸來幫助組織的修復。市面上已有推出一罐含麩醯胺酸6000毫克的營養品,是方便又快速的選擇。

    「強肌力教主」彭淑美老師今年已67歲,她表示養復肌力要從營養、運動同時著手。肌力養成最常見的錯誤觀念就是拼命運動,卻未攝取足夠營養。針對營養補充,彭老師建議每天補充關鍵蛋白質(含麩醯胺酸、精胺酸、支鏈胺基酸),能幫助肌肉生長,對肌肉合成很有幫助。而運動則是建議在家中運用彈力帶,做一些簡單的阻力運動或深蹲等,來加強肌肉的耐力。

中高齡小心肌少症上身! 補對營養打好「肌」礎,靈活有力更健康面對高齡化趨勢,美國營養素品牌「百仕可」推出新一代營養素,針對常見的老化症候群,提供更多預防保健成分。「百仕可」行銷經理賴映竹表示,隨著生活型態不斷改變,營養素也應該跟著進化,針對國人常見老化症候群提出營養支持方案。百仕可營養素除了有完整營養,也推出了每罐含有麩醯胺酸6000毫克的復易佳6000 Plus營養素。未來百仕可也會持續關注高齡化社會的需求,以有效保健為出發點,持續開發專業營養品。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年後,許多家庭的冰箱仍有一堆消化不完的食物,您是否捨不得丟?營養師指出,食物在冰箱內放置過久依舊會變質腐敗,甚至發霉,吃下肚容易引起食物中毒,造成腸胃及肝腎問題。呼籲民眾食品及食材一旦過期,還是成為廚餘,可別為了省菜錢,卻影響身體健康,而因小失大!「年糕、發糕發霉,容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近年來,國內的慢跑及單車運動風潮興盛,隨著參與的民眾越來越多,關於膝蓋骨科的門診也越來越頻繁;骨科醫師強調,許多跑者以及單車騎士,常會抱怨運動過程中膝蓋外側有疼痛的情況發生,往往形成所謂的「髂脛束摩擦症候群」,若是不加以理會繼續運動,疼痛會繼續加劇而無法緩解。花蓮醫院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近幾年失智長者誤闖國道事件頻傳,不論是騎機車或步行上國道或快速道路,甚至出口和入口匝道不分、逆向行駛,成為交通上的隱憂。台灣失智症協會因此呼籲相關單位,應修改快速道路匝道口的設計,並增加高速公路行人誤闖的監控設施,期望交通部能為失智病友建置一套更安全的道路設計。失智長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0歲婦人,某天出現腰痛、發冷、小便疼痛、尿液減少等症狀,但不以為意,隱忍一天後突然發燒、血尿、腰側出現劇烈疼痛,家人緊急送醫。經檢查發現,她因輸尿管結石導致輸尿管合併腎臟積水,併發急性腎盂及腎臟發炎,所幸及時施打抗生素及手術治療才撿回性命。收治病患的童綜合醫院泌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