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確診14天內解隔離研判無傳染力 接觸者可自主健康管理

確診14天內解隔離研判無傳染力 接觸者可自主健康管理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新冠確診個案接觸者,經疫調匡列須居家隔離14天,但指標個案在14天內達到解除隔離條件,且判定沒有傳染力,居家隔離接觸者可直接轉為主健康管理,至14天期滿。


2月1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第939例病例,50多歲本國籍長期旅居美國,曾在當地確診也2次檢驗陰性,入境台灣後檢疫無症狀,因出境需求自費檢驗陽性,匡列7名接觸者居家隔離,但個案沒多久就符合規定解除隔離。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近來類似第939例個案將會越來越多,雖然在境外曾經感染,但經歷2次陰性檢驗解除隔離,卻在台灣再度檢驗陽性,應該就是在病程末期陰陰陽陽階段,傳染風險非常低,接觸者感染風險也不高。


陳時中解釋,針對類似個案應該要有一套方法,目前採用謹慎措施,如果發現類似個案,仍會要求到醫院治療,疫調出接觸者要求居家隔離,但專家認為,確診者在陰陰陽陽階段,感染力不高,如果符合解除隔離,就沒有傳染力。


陳時中補充,如果指標個案沒有傳染力,14天內就符合解除隔離條件,匡列居家隔離接觸者,按照專家會議決議,也可以改為自主健康管理到14天期滿。


另一方面,緬甸目前局勢動盪,今日上午7時有1班華航班機,由緬甸仰光起飛,下午16時15分抵達台灣,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緬甸新冠疫情穩定,主要是因政局與社會因素,可能讓回國民眾無法有核酸檢驗報告。


莊人祥持續說,該班機欲計有82名乘客,目前沒有要求入住集中檢疫所計畫,已知有28人無法取得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證明,但研判當地狀況不佳,可以抵達台灣後,在機場自費採檢,不會有其他處置或處罰。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抗癌」大作戰!!面對癌症打擊,營養照謢成為堅強後盾!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於2021年7月推出「胎兒磁振造影研修醫師培訓計畫」,擬逐年培訓有志發展胎兒磁振造影的年輕放射科醫師,由專長胎兒磁振造影的臺北榮總放射部郭萬祐醫師、李函叡醫師指導,以建立訓練制度,讓胎兒磁振造影能成為新興的專長,讓有需要Level 3 胎兒影像學診斷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自全台防疫升3級警戒以來,部分診所陸續改為線上看診,因應民眾想提升免疫力的需求,不少中藥行、中醫診所也紛紛推出防疫茶包,但有民眾天天看著新聞報導,越看越焦慮,於是每天將中藥材製成的防疫茶包當水喝,不料連日豔陽高照,竟覺得越喝越怕冷,中醫師鄭愛蓮呼籲,防疫茶雖然有提升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生兒為什麼反覆感冒、發燒、甚至併發中耳炎?寶寶喝完奶常會吐奶、拉肚子、哭鬧?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劉喆瑩表示:這些都是新生兒免疫力、消化道發展尚未成熟時的常見狀況,母乳寶寶比較不容易生病、少有敏感不適應狀況,是因為母乳具有多種抗體、免疫球蛋白…等珍貴營養,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年30歲的「馬桶女孩」是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同時也是一名藥師,因病症控制而長期使用免疫調節藥物,惟近期COVID-19疫情升溫,身為一線醫療人員的她有機會可優先接種疫苗,然而考量本身病情不免和其他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一樣,一方面擔憂染疫;另一方面又擔心疫苗引發的免疫反應可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