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的學者研究紐約市新冠疫情,發現停課對控制疫情的效用並不如實施社交距離顯著。
城大數據科學學院副教授張清鵬博士研發嶄新數學模型,檢視紐約市於2020年1月至12月期間採用各種非藥物干預方法,減少在不同年齡群組和地區感染和死亡個案的成效。
這個以城市為研究對象的模型,將有助全球其他城市根據其獨特的年齡和地區分佈組合作疫情控制的參考。
研究針對的五種非藥物干預方法,包括不作任何干預、停課、全民實施社交距離、64歲及以上長者實施社交距離,以及全面封城等應變措施。
研究結果顯示,紐約市採取的控制疫情措施在2020年底令感染人數減少72%,死亡個案則減少76%。
分析顯示在各種非藥物干預方法中,最有效控制疫情的措施是實施社交距離,包括減少乘搭公共交通時的接觸、禁止公眾聚集、在公共設施中保護長者。實施社交距離令社會上的感染及死亡個案分別減少47%及51%,而長者的感染及死亡個案同樣降低47%。
研究顯示,全市停課未能有效減少死亡個案。從感染個案來看,停課也只比不作任何干預措施少4%。
研究指出採取非藥物干預的方法能夠控制疫情,並盡量減少影響社交接觸。這一點對城市如紐約市及香港尤其重要,因為這些城市的經濟均倚重國際貿易。
張博士說:「對抗新冠病毒大流行,須採用創新而具透明度的數據科學方法,去歸納人口組合分佈、人流及經濟活動的特性。」
有關研究報告已於美國物理聯合會出版的期刊《混沌》發表,題為「非藥物干預措施對紐約市防止及控制新冠病毒疫情的成效」。
此研究的通訊作者包括張博士及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曾大軍教授,其他合作研究人員包括城大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Dirk Pfeiffer教授、城大數據科學學院博士生羊劍楠、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曹志冬教授、紐約倫斯勒理工學院高建喜博士及鍾露博士。鍾博士為城大數據科學學院博士畢業生。
圖一:張清鵬博士。
圖二:各種非藥物干預方法對所有年齡群組的累積感染個案的效用。
【更多新聞】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有影】疫情飆「專責加護病房」來了! 輕症 無症狀患者後送交消防隊擔綱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擴大,直接衝擊國內醫療量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24)日表示,經全國防疫會議拍板,為強化確診重症資源的調度及醫療體系,已研議完成開設專責加護病房的原則,以及集中檢疫所後送醫院的綠色通道的建置做法。 陳宗彥是在上午主持完全國防疫會議後...
閱讀詳情 »疫情害醫護人力短缺!指揮中心鬆綁 「隔離7天+採陰」可返回工作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自5月11日本土疫情大爆發以來,本土病例已暴增超過3千例,各大醫院也陸續淪陷,直接導致醫護人力短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修正「因應COVID-19疫情醫療照護工作人力短缺之應變處置建議」,改為未打疫苗者僅需隔離7天、採檢陰性就可返回工作;而打完2劑疫苗醫護可立...
閱讀詳情 »半夜撤金門「入境快篩」 陳宗彥搬法條 三個一致防疫會上再擋3離島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金門縣政府開第一槍,原公告民眾今(24)日起入境一律快篩,卻遭中央深夜大動作打臉撤銷公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上午在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上,再度搬出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強調不管是跨縣市的進出管制或強制普篩等,屬於全國一致性重要政策,依法一切得聽指揮官...
閱讀詳情 »夏季腸胃炎的預防及治療應兼顧
【記者 高金次/新北 報導】 新北市新店區維霖內科診所院長曹為霖表示,夏季本是急性腸胃炎好發的季節,加以近日新冠肺炎肆虐,也會產生腹瀉的症狀,如果我們發生了急性腸胃炎,可能會引起更大的心理負擔。所以能夠快速簡易的了解腸胃炎的前因後果並作適當的處置,應該是很有幫助的。 曹為霖醫師診療時發現,引起急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