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想要孩子高人一等 中醫:先搞懂這4種體質

  年終身高統計,孩子與去年相比多了幾公分呢?孩子若1年身高增長未達4公分,很可能是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所導致,家長應盡早協助就醫並配合醫師做正確的體質調理,不要聽信偏方或擅自購買轉骨方使用,以免可能導致性早熟,反而更不容易長高。

  中醫師聶美華指出,想讓孩子轉骨長高,一定要把握2個生長高峰期,第1個是出生到1足歲的嬰兒時期。第2個時期是約9歲到14歲,這時候青春期剛開始,性荷爾蒙易使骨頭兩端的生長板加速生長,一旦生長板閉合、與骨頭密合在一起,代表孩子的骨頭成長「結束」,不會再長高。

  無論是嬰兒期或青春期,其實充足的睡眠才是幫助長高的最佳良藥。建議孩子每天在最晚10點上床睡覺,睡滿9小時有助生長激素的分泌,幫助長高。然而,現代兒童和青春期的孩子常為了學業或玩樂而熬夜,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

  聶美華提醒,除了睡眠問題之外,更讓人擔憂的還有不當飲食和進補,現代孩子營養不虞匱乏,飲食上經常為求方便而選擇漢堡、炸雞、等高熱量、高蛋白、高糖分的食物取代正餐,長期造成身材肥胖,不少醫學研究已證實肥胖對尚處於發育階段的孩子極為不利。而在進補部分,許多家長不願意尋求專業就擅自到藥房購買轉骨方給孩子服用,卻不知坊間有些轉骨配方含鹿茸等壯陽藥,反而弄巧成拙,恐造成孩子性早熟。想把握生長週期輔以中藥調理體質,首要先了解孩子體質屬於哪一種類型。

  孩子常見體質可分為4大類型:(一)胃腸型:飯吃得少、容易腹痛、腹瀉、便祕、消化不良,進而長不高。(二)呼吸型:主要是吸吸道出問題,易有氣喘、過敏體質、扁桃腺發炎,甚至有異位性皮膚炎、睡眠不好等症狀,進而影響身高。(三)疲勞型:這類型小朋友常有體力不好、怕冷、記憶力不好、脾氣差、夜尿等症狀。(四)混合型:綜合以上的各類型,或有較明顯的營養不良、多動症、性早熟、發育遲緩等症狀。

  中藥轉骨調理體質,確實有「追趕生長」的效果。不過,使用的中藥應配合專業中醫師「望、聞、問、切」,依據個人體質,再給予健脾胃、滋陰、活血、補氣、解毒等不同的處方,以溫和方式達到讓孩子長高的效果。

  最後,聶美華強調,除醫藥調理外絕對不要疏忽運動的重要性。適度的運動,例如:跳繩、打籃球、騎腳踏車和游泳等有氧運動,可以多訓練下半身肢體,有助身高的成長。但需要注意的是,舉重和倒立等可能會造成身體壓迫的運動,應盡量避免。

相關推薦

懷孕到底可不可運動?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缺乏運動已被列為早逝的第四危險因素。 義大利學者 Daniele Di Mascio 二○一六年針對二千多名體重正常的單細胞孕婦進行後設分析,從第一孕期開始「適度運動」且堅持至足月,並不會增加胎兒流產、早產或出生時體重過低的情形。 也因此,...

閱讀詳情 »

▲台北榮總成功完成建院60年來的首例小腸移植。(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65歲的黃先生,11年前正在高速公路上時,一陣突發性腹痛襲來,痛到全身冒冷汗,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血便,緊急就醫發現罹患俗稱「小腸中風」的罕見腸繫膜動脈栓塞,切除所有小腸後才保住一命,卻從...

閱讀詳情 »

▲國衛院研究團隊找到治療前列腺癌的新機制,關鍵在於一種蜂膠萃取物。(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前列腺癌之所以難治,在於經過手術、荷爾蒙療法等治療之後,前列腺癌細胞會於2至3年內逐漸演變成不再需要雄性素,轉變成「去勢抗性前列腺癌(CRPC)」再度復發,國衛院今(...

閱讀詳情 »

▲台灣人普遍晚婚、遲育,婚後孕前健康檢查十分關鍵。(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晚婚、遲育已是普遍的現象,但可能出現早產、流產、不孕等問題,新生兒發生先天性感染、子宮內生長遲滯等風險也相對增加,孕前準備因此格外重要,台北市衛生局便提醒,孕前檢查最好在懷孕的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