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婚夫妻想一路好「孕」? 孕前檢查最好時機點在這時期

▲台灣人普遍晚婚、遲育,婚後孕前健康檢查十分關鍵。(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晚婚、遲育已是普遍的現象,但可能出現早產、流產、不孕等問題,新生兒發生先天性感染、子宮內生長遲滯等風險也相對增加,孕前準備因此格外重要,台北市衛生局便提醒,孕前檢查最好在懷孕的半年前做,而夫妻同時至特約醫療機構受檢,補助金額可高達2250元。

台北市衛生局今(11)日指出,除了配合中央優生保健措施,提供遺傳性疾病高危險群孕婦產前遺傳診斷檢查、10次免費產檢、新生兒篩檢服務補助之外,台北市99年「助妳好孕」專案,更提供設籍台北市民「婚後孕前健康檢查」及「孕婦唐氏症篩檢」生育補助服務,迄今已補助14萬8713位市民接受檢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醫師蕭慶華表示,婚後孕前健康檢查會分別針對男、女性各別進行檢查,檢查項目包含:尿液檢查、血液常規(含海洋性貧血篩檢)、梅毒篩檢、愛滋病篩檢、德國麻疹抗體檢查、水痘抗體檢查、甲狀腺刺激素檢查及披衣菌抗體檢查及精蟲分析檢查等。

其中女性的檢查重點著重於是否存在可能影響懷孕之相關疾病,男性則透過精液分析,初步評估是否有導致不孕的因素。

蕭慶華提醒,男性千萬別因為害羞而不敢前來檢查,孕前檢查最好在懷孕的半年前做,同時調整生活習慣及均衡攝取營養,才可減少早產、流產、新生兒智能發育不足或生長遲緩等情形發生。

想要懷孕的女性需要注意的還有,甲狀腺亢進的女性,即使在懷孕期間也要持續服用藥物,否則就可能增加胎兒早產、不孕等風險;披衣菌抗體則易存在於女性的子宮頸及尿道,若未治療或是治療不當,可能引發感染外還可能造成不孕;懷孕初期若是感染到德國麻疹或水痘,皆有很高的機率產下患有多重先天缺陷的寶寶。

台北市衛生局強調,唐氏症是一種染色體異常疾病,會導致寶寶聽力及視力異常、先天性心臟病、智能障礙等問題,提醒孕婦們在第1孕期(9至13周)階段及早接受篩檢,台北市更提供設籍台北市懷孕9至20周孕婦1次「唐氏症篩檢」服務,初期補助孕婦血清檢驗及胎兒後頸部透明區超音波檢測,每胎次2200元;中期則補助甲型胎兒蛋白(AFP)、貝它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2指標血清檢驗,每胎次1000元,另專家建議唐氏症篩檢結果為高風險族群者,不論年齡皆應接受羊膜穿刺檢查;而年齡34歲以上的孕婦,不論唐氏症篩檢結果是否為高風險族群者,皆應接受羊膜穿刺檢查,以確認胎兒染色體是否正常。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補魚油?戒咖啡? 營養師教會新手媽咪懷孕期間如何吃

女性老是頻尿?尿急? 不一定是膀胱過動而是更棘手的「它」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開放登記「混打」,只有一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7)日下午公布正式開放已接種第一劑AZ疫苗的18歲以上民眾可以登記第二劑混打BNT疫苗、或莫德納疫苗,不過時間只有一天,從明天上午10點到下午4點為止,想要搶「混打」機會的民眾手腳要快。 講了一陣子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疫情依舊是本土加零、境外不斷的情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5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名自印度返台的40多歲本國籍女性,返台已近3個月,為了出國需要採檢才被檢出,但指揮中心綜合...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韶徽/台北報導 根據統計,目前已知的6000多種罕見病中,近8成是由基因遺傳所造成,且多數沒有核准的治療選擇,使患者陷入無法有效控制疾病的困境;即便有藥物治療,也難以擺脫終身疾病纏身的困擾,帶給患者身體負擔外,更易使家庭面對龐大的經濟壓力。 台中榮民總醫院致力於發展尖端醫療,期許提...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宣布正式開放AZ「混打」BNT、莫德納疫苗的意願登記,時間僅明天一天,心動想當「混打」族怎麼選最好?台大醫院最新混打試驗結果也曝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根據台大初止試驗,「AZ+莫德納」的抗體反應比「AZ+AZ...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