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想要少焦慮多快樂 可多為人祝福 

想要少焦慮多快樂 可多為人祝福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面臨考季與畢業季,多數學生的身心正處於高壓的情況,根據2019年3月發表於《幸福研究期刊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的研究指出,心情不好時,與其專注於讓自己感覺更好的方法,不如祝福他人,立即就能改善焦慮、增加快樂與幸福感。

將愛與仁慈擴展到他人 能減少焦慮、增加快樂
該研究為愛荷華州立大學所進行,研究者請參與的大學生於建築物周圍行走12分鐘,同時分派四種任務,包含「愛心和仁慈組」、「相互連結組」、「向下的社會比較組」、及「對照組」。
1.)「愛心和仁慈組」:看著遇到的人並在心中想著希望他能夠快樂。
研究發現:連結感、關心和同理心增加且焦慮下降。
2.)「相互連結組」:看著遇到的人並在心中想著如何與他們連結。
研究發現:更具同理心和連結感。
3.)「向下的社會比較組」:觀察遇到的人同時想想自己有哪些比他更好。
研究發現:未有任何改善,且在同理心、關心和連結感明顯比「愛心與仁慈組」差。
4.)「對照組」:觀察遇到的人並將焦點放在外在,例如衣服、配件及妝容等,並讓參與者於行走前後進行焦慮、快樂、壓力、同理心和連結感評估。
研究發現:將愛與仁慈擴展到他人身上,能減少焦慮、增加快樂、同理心和社會連結感。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董旭英表示,上述的研究結果驗證了兩件事,當我們幫助別人,不論是言語上或是行為上的支持,透過簡單的同理自己內心也會產生正向思考,此外,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也會提升自我價值感、覺得自己是有用的,這樣的經驗有助於其面對未來的挫折與負面情緒,建議父母可多鼓勵孩子參與社會關懷活動,從中催化同理增加快樂。

在別人的需要上 看到自己的責任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董氏基金會終生義工孫越生前常說「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她建議面臨考試及生涯規劃的壓力生,可常想「自己能為身旁的人做些什麼?」,例如在考場時對他人微笑、天氣熱借給對方扇子、喝水時多倒一杯給旁人…等。如果在家中,不妨想想可以協助哪些家事,像是整理房間、倒垃圾,分擔家務時就能轉換自己的心情。她提醒,感到壓力、緊張甚至焦慮,代表對這件事情的重視、希望把它做好。

與他人實體互動 關懷他人
處於考期的學生可容許自己有些微與平常不同的情緒,如果想透過關懷他人達到情緒紓解的效果,建議以「實體的互動」較佳,若僅透過社群網絡,可能會因為聚焦在文字、與他人的比較,反而易看到內容感到忌妒、害怕被取代、生氣或失望,破壞其中的幸福感。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思覺「不吃藥」易病發? 長效針劑及早介入可控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5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冬天乾冷容易肌膚搔癢,不少人洗熱水澡、泡溫泉後,感覺好像不癢了。不過,皮膚科醫師強調,熱水只有暫時止癢的效果,且會帶走更多的皮脂,反而會使肌膚搔癢症狀加重,建議塗抹乳液、少泡熱水,做好肌膚保濕才能正確止癢。 冬季乾癢症 老年人最常見 雙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邵湘德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為什麼女人生不出孩子?你知道原因嗎?很多人會以為是疾病造成;其實,最主要的原因竟然是年齡!婦產科醫師提醒,女性不孕症機率是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高,想要生子,最好是能及早規畫,黃金生育年齡是25至34歲。 高齡是不孕症最大殺手 台安醫院婦產科醫師何信頤表示,女性不孕症有各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曬太陽可以預防近視?陽光含有紫外線B波(UVB)。英國一項研究發現,14歲到29歲的青少年、年輕人多到戶外、多曬太陽,稍微多接觸紫外線B波,可以降低近視風險(註:提醒不是讓陽光直射眼睛,而是藉由曬太陽增加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必要時應戴太陽眼鏡以保護眼睛)。研究成果已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60歲的林女士,8年前開始有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確診為主動脈瓣膜狹窄,原本服藥控制病情,定期回診追蹤;但日前連吃飯、走路都喘不過氣,就醫檢查發現主動脈瓣膜變成嚴重狹窄。醫師建議立即手術,使用「無縫線生物性瓣膜置換術」,終於不再呼吸困難。 全台10萬名患者 老年人最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