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想要身體健康 9成民眾只想不做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民眾健康認知與行為差異大,只想不做!最新調查發現,9成民眾希望晚上11時就寢,但超過8成晚上11時後才就寢;9成認為每週至少運動3天,但僅4成落實,2成5甚至完全沒有運動。醫師表示,生活作息不正常、缺乏運動,容易導致罹患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及過勞情形發生。

康健人壽針對全台年齡20至60歲民眾,共1067名,進行「2013民眾健康認知與行為調查」,結果發現,需要肩負扶養父母及子女責任的三明治族,近7成在晚上12時就寢,早上7時以前起床,蔬果攝取量較高、含糖飲料飲用率較低,最能落實自我健康意識。

而低頭族每天平均使用行動裝置6.2小時,是一般人的3倍,發生肩頸痠痛、容易疲倦、腰痠背痛頻率高,且平均每週生氣6.8次,感到焦慮及沮喪5.5.次,心情最不愉快。

日夜顛倒族身體狀況最不好,飲食習慣最不健康!調查也發現,平均每週食用油炸食物2.9次,外食次數超過10次者,體能年齡和實際年齡差距高達6歲,為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危險族群。

藝人李佩甄提到,自己就屬於「三明治族」,平時除了工作,還要扶養父母及照顧2個孩子,生活壓力頗大,而運動就是紓解壓力最好的方式,透過流汗保持健康體態,並緩和身心壓力。

萬芳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柏臣表示,不良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缺乏運動,以及情緒不穩定等,容易影響身體狀況,導致罹患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發生過勞情形機率增加。

陳柏臣建議民眾秉持「2好3多」守則,注重吃好、睡好,以及多笑、多動、多喝水,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就能遠離疾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41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89歲的周伯伯西裝筆挺、精神奕奕,還擔任過不老騎士的團長,曾經帶領一群80多歲的老騎士環島,騎機車,騎到總統府正門口,接受總統的召見。其實11年前,他曾罹患第四期攝護腺癌,就醫後透過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成功切除腫瘤。童綜合醫院泌尿科歐宴泉副院長回憶道,當年術中清了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曾柏亨/台北報導】「Kratom Package『卡痛』紅白綠黑,任選4包組合,現貨、免運」,已經被法務部列入第3級毒品,但不少網路賣場仍然繼續販售含有卡痛成分的保健食品,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提醒民眾,千萬不要嘗試,這是會上癮的毒品,將危及身心健康。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常因挫折及情緒而調節不當。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發現,2020年造成失能的第一名竟是「憂鬱症」!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主任潘怡如醫師指出,WHO統計全球有3億人口處在憂鬱當中,跟過去10年相比,上升快要20%,可能是地區之間、世代之間的壓力及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今年公費流感疫苗首度升級4價,12月8日起第2階段開打後,因民眾接種踴躍程度高於預期,平日每日接種量約20多萬劑,較往年同期成長4成,其中學齡前幼兒接種數更高於去年同期1倍,導致各縣市政府衛生局疫苗調度困難。   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親自主持與各縣市政府衛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