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想要達到「胃腸好,人不老」的狀態,你應該這樣做!

文/陳邦基(林口長庚醫院胃腸科教授、顧問級醫師) 

人的生理基本需求,不外乎「吃喝拉撒睡」:吃得下,排得出,睡得著,生活自然過得好。然而「民以食為天」,吃的問題擺第一,不只「人如其食」, 吃不對還會「病從口入」呢!

想要達到「胃腸好,人不老」的狀態,你應該這樣做!

食物從口腔進入消化道,經過食道,幾秒後即進入胃,在胃裡停留數小時(因食物不同而異),經過貯存,研磨,消化後再排空進入十二指腸、小腸、大腸,最後排出體外。因此胃是消化道很重要的第一道關口,攸關消化作用的優劣。

胃液的分泌量,一天有1.5到2公升,胃酸PH值在1.0到3.5間,胃酸有強力殺菌,活化胃蛋白酶功用。胃黏膜之不受胃酸破壞侵蝕,有賴於黏膜之攻擊破壞因子(胃酸、胃蛋白酶、膽酸、缺血、缺氧、壓力、幽門桿菌、菸酒、消炎止痛藥、刺激性飲食)與防禦保護因子(黏液、重碳酸鹽分泌、黏膜血流、細胞再生、血管新生、前列腺素合成),兩者之間保持平衡狀態,才有完整的胃黏膜障壁。一旦失去平衡,如破壞因子增強或保護因子減弱,則會導致黏膜發炎、糜爛、潰瘍,甚至癌變。

人體生存必需的七大營養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水及纖維質(或植化素)。消化道的健康更與酵素及益生菌關係密切。因此要讓胃的年齡(內視鏡下的胃相)比實際的年齡(身分證上的)來得年輕,達到「胃腸好,人不老」的狀態,就必須從減輕胃在消化作用上的負擔來下手。

飲食的原則宜採取「均衡」、「少量」、「多樣」。規律的生活作息,多喝水,適量運動及休息,充足的睡眠,食物宜多蔬果,少紅肉,細嚼慢嚥,只吃七分飽,避免重口味(甜、鹹、油、酸、辣),不菸少酒,少藥及化學添加物,適當減壓(笑口常開、正面思考、感恩快樂的生活態度),便可以減少體內之代謝酵素及消化酵素的過度損耗,也能從飲食中攝取到充足的植化素、酵素,養好消化道內益生菌,對胃腸有很大的益處。

《大家健康》雜誌所出版之《養好胃,身體自然變年輕!》新書,內容滙集了各種常見的胃疾患,如胃酸逆流,胃炎,胃潰瘍,消化不良等主題,分別採訪胃腸專科醫師及營養師,請他們提供見解,從病史、臨床症狀、診斷、治療、中醫藥調理以及生活、飲食的保健之道,經由編輯群、記者的精心規劃整理,以淺顯易懂,深入淺出的流暢文筆來介紹,相信必能讓讀者閲後有豐盛的收穫,是以樂於撰序推薦。

 

 

【更多資訊請上《大家健康雜誌》;《大家健康雜誌》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日常生活中,不免會遇到跌倒受傷的經驗,在承受皮肉外傷所帶來的疼痛時,傷口照護也不可馬虎。面對小傷口,許多民眾可能不以為意,殊不知,其卻可能是大問題的引爆點!醫師提醒,若傷口照護不當,使其因不潔而感染,恐致蜂窩性組織炎找上身,不得不慎!蜂窩性組織炎 處理不當恐致死亡臺北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ㄧ名25歲的許小姐,常在經期時下腹悶痛,需靠止痛藥緩解,但3年前某天下腹部劇痛就醫,檢查疑似惡性腫瘤,須割除子宮、卵巢以保命,但這對年輕未婚的許小姐而言實在無法接受,因此轉至國泰綜合醫院進一步檢查;經陰道超音波檢查發現有10公分骨盆腔不規則狀、質地不均勻之腫瘤,在接受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隱形眼鏡已是現代人很常用的醫療用品,目前販賣隱形眼鏡的地點不只眼鏡行、眼科診所,就連連鎖藥妝店都可以買得到。但在這隨手可得的便利之下,任意購買的隱形眼鏡,沒有經過驗光人員與眼科醫師確認驗配,是存有風險的,所以如何保護好您的靈魂之窗,讓自己在未來的數十年生活看得清、看得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2013年肺癌被列為免疫療法的適應症,讓晚期肺癌病患絕地逢生。過去若無法開刀,晚期肺癌患者存活期僅不到半年,而就算有了化療也僅能延長壽命至一年。不同於傳統治療邏輯的免疫療法可喚起自身的免疫細胞對抗癌症,為晚期肺癌患者開啟另一線生機,有了延續生命的機會。從化療、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