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原來情緒和壓力也會造成胃腸疾病?!

文/吳明賢(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臺灣大學醫學系特聘教授兼主任)

身為胃腸專科醫師,每天接觸不同胃腸疾病的患者,除了遺傳及個人體質外,這些罹病的患者,共同特徵就是飲食與壓力失調。胃腸生病,人當然不舒服,連進食和心情都受到影響,生活更是被打亂。

我們胃腸醫學界常流行一句話:「胃為心之窗」,這句話一方面反映胃腸出差錯,會導致個案身體的病痛外,心理更是悶悶不樂;反過來則意謂情緒和壓力也會造成胃腸疾病。因此維持胃腸的健康,不僅關係身體健康,也和心理健康息息相關!

原來情緒和壓力也會造成胃腸疾病?!

雖然現代人食物不虞匱乏,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加上繁忙緊湊的生活步調,在在都使胃腸疾病的發生水漲船高。

董氏基金會已成立30年,在菸害防制、心理衛生、食品營養的衛教方向,對國人的健康貢獻,有目共睹。另外與國人健康有關的重要議題,也透過《大家健康》這本雜誌的發行,來做民眾的基本教育。每期內容中,對常見的醫療保健問題,介紹與分析皆相當中肯與深入,其成效有口皆碑。

其中在與國人胃疾病最常見有關的胃食道逆流和胃潰瘍陸續有不少的探討,不僅有基本知識的介紹,也有專業中、西醫師的訪談與求證。從疾病的發生、常見表現、如何診斷、正確治療到日常保養皆有詳實的報導。這些篇幅散布在不同期別的《大家健康》雜誌中,於發行的當時確實引起很大的迴響,然事過境遷,日後想要再找相關資料,卻常遍尋不著而徒呼負負,因此有必要重新將相關資料滙整出版。

想對胃食道逆流和胃潰瘍有進一步了解的民眾,可以從《大家健康》雜誌出版的《養好胃,身體自然變年輕!》一書得到初步的解答。除了對上述疾病介紹外,這本書另一特色是有很好的保健資料,而且兼顧中西醫觀點。

有道是「預防勝於治療」,醫師只能幫病患減少傷害,恢復健康,若想進一步促進健康,正確的保健知識及實際付出行動還是只能靠自己而非靠醫師或藥物。維持均衡飲食、養成運動習慣,規律作息,適時紓壓,皆是胃腸保健的不二法門。而養好胃,心情愉快,身體健康,當然人看起來會神采奕奕,自然變年輕!

相關推薦

我們有時候會發現眼睛周圍會突然冒出一些白色顆粒狀的小疙瘩,再大一點變成了息肉,如果又變黑,總是被人以為是痔,小編就長在眼角下方,還被長輩唸說那邊長痣,不是我會劈腿就是另一半會劈腿,氣得我不知道如何解釋,其實這個是脂肪粒呀!那麼脂肪粒如何才能去除了?脂肪粒的產生原因又有哪些?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閱讀詳情 »

(示意圖)上了年紀。容易老花眼,試試看明眼穴的按摩,保證您會耳聰目明。工作離不開電腦的人,需要這個妙方!假如我們常常感到眼睛疲勞,但又不是睡眠的時間,這時我們可以利用穴道按摩法,來舒緩眼睛疲勞的症狀。   在我們的拇指上有三個相鄰接的穴道,分別是明眼、鳳眼、大空骨(如上圖)。明眼、鳳眼能夠...

閱讀詳情 »

防治登革熱須從個人做起,從提升免疫能力到清潔居家環境,除了確實配合政府宣導,疑似感染時,也要與醫療院所密切合作,才有助於讓整體疫情迅速退燒。 文/洪郁鈞採訪諮詢/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競瑩 避免叮咬‧預防重於治療 有效避免登革熱的方法莫過於著重事前預防,帶寶寶外出時,提醒家長要做好防蚊...

閱讀詳情 »

孕期頭痛是許多媽咪的痛楚,每當頭痛起來,擔心吃藥會影響到腹中胎兒,痛苦只能自己承擔,為了逃離頭痛的魔掌,專業醫師將教導孕媽咪減緩孕期頭痛的好方法。 文/彭曉薇 採訪諮詢/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廖品雯 妝髮‧攝影/Bingo Bunny賓果邦尼攝影 演出/漂亮媽咪吳雅茹‧帥氣爸比李芳彥 1、補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