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愈動愈健康?冬天運動注意3原則

受到大陸冷氣團一波波南下的影響,民眾全身衣著「包緊緊」,雖說運動有益身身體健康,但不少人又擔心在寒冷的冬天運動容易引發感冒、呼吸道疾病,嚴重時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發作。醫師表示,民眾只要多注意保暖,在適當的時間進行強度適中的運動,就不用擔心冬天運動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冬天運動可讓身體的感應能力增強,刺激肌肉和血管收縮,提高心臟跳動速度,加強體內新陳代謝,進而使身體產生更多熱量,有助於減重。不過,冬天氣溫低,許多老年人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因血液循環和對低溫的適應力較差,一不注意保暖而外出運動,就突然引發心血管疾病,嚴重時甚至有猝死風險。

 

愈動愈健康?冬天運動注意3原則
王南凱醫師提醒,冬季氣溫低,老年人運動時應做好保暖,且選擇陽光充足的時候進行,以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作機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王南凱表示,冬天氣溫較低,心血管的收縮和舒張的速度較快、血壓變化較大,建議民眾,尤其是老年人,運動時不宜太早或太晚,應選擇一天中較為溫暖的時段,如上午8至9點太陽出來以後、傍晚5至6點陽光未消失前,且衣著注意保暖,再依據個人體力選擇長期可負荷的運動,避免突然進行過度激烈性運動,將可避免冬天好發的心血管、呼吸道等疾病。

【冬季運動強身 注意3原則】

1.運動時間不宜早

許多人有晨間運動的習慣,尤其是老年人起床時間普遍較早,清晨5、6點的公園就能看到不少年長者正在練太極拳、跑步或跳有氧舞蹈,此時若保暖沒做好,人體血壓和心率會逐漸升高和加快,提高血液的黏稠度,特別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因此王南凱醫師建議民眾可改至溫度相對穩定的室內場地,或選擇陽光較充足的時候運動。

2.運動強度要適中

王南凱醫師建議,冬季運動應選擇幅度較小、強度較低,個人體力可長期負荷的運動方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舉例來說,平常只能快走或慢跑1200公尺的民眾,在寒冷的冬天,千萬別貿然去跑運動幅度較大的馬拉松,以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

3.運動不忘保暖禦寒

冬天室外氣溫低,運動前宜多穿衣,先做暖身活動暖和身體,建議熱身時間可比夏天長,約15至25分鐘,待身體較暖時再減少衣量做鍛鍊,但運動後應儘快擦乾汗水且穿衣保暖,避免長時間暴露於冷空氣中,使體溫快速下降,增加感冒、生病的機會。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治療腕隧道症候群,除了透過復健等物理治療,嚴重時也可採以手術治療,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目前能透過超音波導引微創手術,不僅傷口小,患者術後疼痛度低,也能盡快恢復日常生活。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黃鼎鈞醫師指出,尤其過去採以X光等放射線治療,多數患者都會擔心會引起癌症等病變,透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提供偏遠地區民眾醫療服務,嘉義縣政府舉辦口腔保健醫療專車暨視力巡迴車聯合捐贈儀式,現場也邀請衛福部陳時中部長及健保署南區業務組林純美組長致詞並致贈感謝狀給捐贈巡迴醫療車的國際扶輪基金會代表。中央健康保險署指出,落實行政院「精進健保資源配置」及衛生福利部「偏鄉離島醫療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16)日媒體傳出,6名由台灣出境民眾,在泰國機場入境時檢出發燒,今(17)日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正式回應,當地衛生單位檢測6名民眾檢測都是新冠陰性,同時強調在台灣機場測量體溫時,都沒有發燒症狀。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7月15日長榮BR201班機由桃園起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今(17)日新確診2名境外移入新冠病例,分別為第453例20多歲女性與第454例40多歲男性,在7月15日搭乘不同航班入境台灣。2名個案接觸者共計32人,當中14人列為居家隔離對象,累計台灣目前新冠肺炎案例共計454例,本土55例、境外36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