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愈動愈健康?冬天運動注意3原則

受到大陸冷氣團一波波南下的影響,民眾全身衣著「包緊緊」,雖說運動有益身身體健康,但不少人又擔心在寒冷的冬天運動容易引發感冒、呼吸道疾病,嚴重時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發作。醫師表示,民眾只要多注意保暖,在適當的時間進行強度適中的運動,就不用擔心冬天運動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冬天運動可讓身體的感應能力增強,刺激肌肉和血管收縮,提高心臟跳動速度,加強體內新陳代謝,進而使身體產生更多熱量,有助於減重。不過,冬天氣溫低,許多老年人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因血液循環和對低溫的適應力較差,一不注意保暖而外出運動,就突然引發心血管疾病,嚴重時甚至有猝死風險。

 

愈動愈健康?冬天運動注意3原則
王南凱醫師提醒,冬季氣溫低,老年人運動時應做好保暖,且選擇陽光充足的時候進行,以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作機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王南凱表示,冬天氣溫較低,心血管的收縮和舒張的速度較快、血壓變化較大,建議民眾,尤其是老年人,運動時不宜太早或太晚,應選擇一天中較為溫暖的時段,如上午8至9點太陽出來以後、傍晚5至6點陽光未消失前,且衣著注意保暖,再依據個人體力選擇長期可負荷的運動,避免突然進行過度激烈性運動,將可避免冬天好發的心血管、呼吸道等疾病。

【冬季運動強身 注意3原則】

1.運動時間不宜早

許多人有晨間運動的習慣,尤其是老年人起床時間普遍較早,清晨5、6點的公園就能看到不少年長者正在練太極拳、跑步或跳有氧舞蹈,此時若保暖沒做好,人體血壓和心率會逐漸升高和加快,提高血液的黏稠度,特別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因此王南凱醫師建議民眾可改至溫度相對穩定的室內場地,或選擇陽光較充足的時候運動。

2.運動強度要適中

王南凱醫師建議,冬季運動應選擇幅度較小、強度較低,個人體力可長期負荷的運動方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舉例來說,平常只能快走或慢跑1200公尺的民眾,在寒冷的冬天,千萬別貿然去跑運動幅度較大的馬拉松,以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

3.運動不忘保暖禦寒

冬天室外氣溫低,運動前宜多穿衣,先做暖身活動暖和身體,建議熱身時間可比夏天長,約15至25分鐘,待身體較暖時再減少衣量做鍛鍊,但運動後應儘快擦乾汗水且穿衣保暖,避免長時間暴露於冷空氣中,使體溫快速下降,增加感冒、生病的機會。

相關推薦

現代女性在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下,常感到身心俱疲!尤其是,家庭、事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更是經常壓力大到要崩潰。中醫師表示,近來門診就發現,有不少40歲出頭的女性,因飽受膝關節、肌肉痠痛所苦,頻繁往返骨科、復健科,卻都只能暫時緩解,一陣子後又再復發。其實,上述症狀都與早發性更年期有關! 膝蓋、關節痛?原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根據國內一項針對台灣營養健康狀況變遷所做的連續3次普查,發現從1993到2014年,國人肥胖嚴重度不斷上升,「肥胖+體重過重」比例自33.2%增加到43.4%;「肥胖」從11.7%增加至22.1%;「病態肥胖」則從0.4%上升為1.4%。而國人10大死因中,就有8項與肥胖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當傷口不如預期癒合時,可別大意,嚴重時可演變為大病症!日前有名55歲男性,在工地監工時,左腳掌不小心被鐵釘刺傷,立即就醫施打破傷疫苗,並包紮處理。事後傷口雖恢復良好,但10天後,原本癒合的部位卻開始出現紅腫熱痛,且赴門診口服抗生素仍未好轉,隨即住院接受抗生素與手術清瘡治...

閱讀詳情 »

累過頭、免疫力下降,小心帶狀皰疹上身!帶狀皰疹也就是俗稱的「皮蛇」,由於發作時疼痛無比、如火狂燒,因而有「百痛之王」的稱號。而坊間流傳著「皮蛇繞一圈就會死」,讓人一聽到就怕,許多患者因此而急忙尋求民俗療法來「斬蛇」。究竟皮蛇的真面目是什麼?真如傳聞所說那麼可怕嗎?是否有哪些部位長皮蛇,需要特別小心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