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滋感染者受歧視 應適時尋求協助

愛滋感染者受歧視 應適時尋求協助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雖然法律規定不得歧視愛滋感染者,但是愛滋病感染者仍然感受到社會的歧視,並認為在就學、就業、就醫等各方面都受到難以想像的不公平對待,而且覺得法律無法提供感染者實質保護,形同虛設。

一位二十多歲的電話客服人員小如(化名)是位愛滋病感染者,定期都要到醫院回診,有次,小如又向公司請病假回醫院檢查,隔天,如同以往「老實的」提出就診收據以完成請病假手續,沒想到公司的行政人員照著收據上的個資上網查詢小如的病例,於是,小如感染愛滋的消息瞬間在公司傳開。

小如的直屬長官得知後,礙於法令規定,公司不能歧視愛滋感染者,所以上司就向小如提出自動離職的要求。小如無計可施之下,向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尋求幫助,希望能夠重回職場。在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幫助下,小如向公司提出申訴,最終達成和解,小如也順利返回職場。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表示,並不是每個受歧視的感染者都像小如這般幸運。根據許多報告顯示,愛滋感染者年齡層已經逐漸下降,受歧視的感染者年齡層也逐漸年輕化,例如學生在新生入學時得接受體檢,要求檢驗愛滋,也有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在找工作時,擔心應徵的公司是否會要求提出體檢報告?但又害怕遭到歧視而不敢詢問。準備公務人員考試的考生們,花了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準備考試,考上後卻要擔心報到時是否要進行愛滋篩檢;以上都是看不見的歧視、不平等的對待。

林宜慧表示,不管採取哪種篩檢方式,依法在公立學校、機關,篩檢愛滋都是列為免通報項目。但私人企業就無法可管,只能在「受到歧視後」才有申訴等等的因應措施。「形式上的歧視」可以依賴立法、訴訟途徑解決,但實質上的歧視是法律也解決不了的。所以,林宜慧呼籲,社會應以正確的觀念對待愛滋感染者,創造無歧視、和諧的環境;而愛滋感染者若遭受到歧視或不平等的對待,也應適時的向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或其他團體尋求協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56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想要口腔清新,很多民眾會選擇使用漱口水,清潔牙縫及其他刷不到的死角。有人以為漱越久越好,遠超過建議的30秒,結果竟失去味覺。酒精、這種藥物成分 恐釀味覺障礙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李雅玲醫師指出,使用漱口水導致失去味覺,可能是因為漱口水含有酒精成分,對味蕾過度刺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4歲仇小姐,與丈夫結婚多年卻膝下無子,經檢查發現,丈夫精液中每1c.c的精蟲數量低於1500萬隻,確診為「寡精症」,可植入胚胎僅剩2個,加上仇小姐本身因子宮內膜過薄難以受孕導致,但為了完成生子的夢想,求診至北醫附醫,藉由中西醫整合治療,先為仇小姐子宮內膜加厚,並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綠島一名潛水教練周先生,去年底晚間潛水時,不慎被水針魚刺到右腹部,造成右腹開放性傷口,經初步治療後,兩三個月來傷口卻仍未改善,因此轉至醫院進一步治療,經醫師切片培養細菌,確診感染非結核分枝桿菌,所幸經醫師採以清創及傷口重建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今年夏天又恢復潛水生活。非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男性到中年以後,身體機能開始下降,有不少人發現勃起後的硬度或持久度已大不如前,就連早上晨勃的反應也不再是每天發生。中醫師黃慶雲提醒,許多男性面對勃起障礙問題經常選擇消極處理,時間越拖越久只會讓問題更嚴重,性功能障礙除了與身體機能退化有關之外,也可能是由慢性病如糖尿病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