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玩捉迷藏的反覆性風濕症 「痛的地方跑來跑去」

愛玩捉迷藏的反覆性風濕症 「痛的地方跑來跑去」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6歲的林小姐是公司行政助理,常需使用電腦鍵盤和打手機連絡事情,大約兩個月前發覺左手腕和右手中指突然疼痛,以為是過度使用雙手的關係不以為意,自行去藥局買藥,兩三天就好了。可是半個月後,因為林小姐需要提出企劃案,常加班趕工,且覺得壓力很大,結果突然兩側膝蓋和左足踝腫痛,幾乎寸步難行,林小姐在發病前並沒有久站或跑步,也沒有扭到撞到,同事有的說是痛風,親戚則說林小姐家族有人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建議她到過敏免疫風濕科就診。

反覆性風溼症 症狀多變

看診時,林小姐膝關節腫痛有改善,但是就診前一天右肘又痛起來,醫師一方面檢測尿酸、類風溼因子與免疫抗體,同時開立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治療,一周後檢驗結果均為正常,醫師由林小姐發病過程與檢驗數值,初步診斷是「反覆性風溼症」,但因有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家族病史,醫師囑咐若關節炎發病頻率越來越密,或發炎持續時間越來越長,請盡速回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蔡明翰說,「反覆性風溼症」像不定點也不定時的炸彈,無法預測更難以捉摸,最典型的主訴是「痛的地方跑來跑去」,而且通常抽血和X光都沒有明顯異常。

「反覆性風溼症」不但症狀多變,疼痛誘因更是多元,如壓力、勞累、感染、氣候變化和重口味食物等因人而異。一般是年輕到中年女性較常發病,通常一次會有一到三個關節發炎,腫痛持續數日就緩解,發作頻率一年數次較常見。蔡明翰表示,目前尚無專門對「反覆性風溼症」的診斷工具,且此病症狀常和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或血清陰性關節炎類似,因此確診此病前要先排除其他關節炎。

預後較佳 不易損害關節而失能

急性發作時,先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秋水仙鹼等緩解,若經常發作,則可長期使用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控制。此病預後較佳,不易損害關節而失能;但有些病人後來會進展成類風溼性關節炎,所以還是要定期回診追蹤才不會延誤病情。

【延伸閱讀】

居家防疫大用眼! 醫曝螢幕最佳配置

卵巢早衰至不孕,小心免疫失調是關鍵 中醫調節免疫助您好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8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很多人都有下背痛的問題,一名七十多歲男子,卻因進行腰椎手術後出現下背痛,痛到都無法坐著吃飯,雖接受藥物和復健治療都無法改善;這名男子進一步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求診,該院以硬脊膜外粘黏分離術治療,才使得下背痛獲得大幅改善。收治這名男子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麻醉部主任龔家騏表示,經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正值青壯年的30歲男子,平常飲食總愛大魚大肉,日前健康檢查發現血糖飆高到300多;完全沒有症狀的他,非常不想長期吃西藥來控制血糖,初發病的他,進而尋求中醫治療,在服用中藥3個月後,血糖即恢復正常。平常愛大吃大喝的他,則是更注意均衡飲食以及生活作息的重要了。收治這名男子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一不小心就可能會造成失眠、情緒不穩等現象;開業診所精神科醫師郭彥麟指出,壓力若長期累積下來,恐怕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因此,平常應懂得學習如何處理憤怒等情緒。大腦額葉掌控理性思考等成熟情緒,但面對酒精、焦慮症、衝動個性等,就可能使大腦額葉失調;郭彥麟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你也有購買高纖食品來補充營養嗎?小心吃多了反而造成脹氣、便秘等現象;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張麗娟指出,主要是因膳食纖維會吸水,若攝取過多,且水分喝得不足,就可能會造成便秘等現象。尤其高纖營養補充品不能每天吃,若養成習慣,甚至當成代餐,恐怕反而忽略均衡飲食,本末倒置;張麗娟說,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