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感冒後癱瘓成活死人 竟是罕病格林巴利症候群惹禍

感冒後癱瘓成活死人 竟是罕病格林巴利症候群惹禍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69歲廖姓男患者,沒有糖尿病與高血壓病史,去年11月中旬突然有咳嗽與感冒症狀,卻逐漸出現腳沒有力氣的狀況,導致行走出現問題,到鄰近醫院就診,被診斷疑似為中風症狀,開立藥物治療卻沒有效果,且越來越嚴重。月底發現進食會有嗆到的情況,手腳沒有力氣,呼吸困難到需要插管。

 

去年12月初轉院至童綜合醫院並收住院至加護病房,經神經內科主任楊自強看診並檢查後,發現個案雖然手腳與身體無法動彈,形同癱瘓一般,但意識清楚可與醫師合作,在詳細問診及臨床神經學檢查後,研判應是罹患罕見的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因此即刻安排做腰椎穿刺檢查,以及四肢神經傳導檢查,再進行磁振造影檢查(MRI)確定沒有腦梗塞現象,結果符合一開始所研判的罕見疾病,因此立即進行血漿置換術(換血)來治療。

 

由腎臟內科醫師簡孝文進行換血治療,1次使用4袋 (1袋約120cc)左右血漿,將體內不正常的抗體換出,進行到第4次換血治療時,患者手腳已經可以輕微活動,總共換血7次共計26袋約3,100cc左右的血漿後,患者手腳與身體可以自由活動,也從加護病房轉至普通病房,每日進行復健治療,住院約1個月後已出院返家休養。

 

楊自強表示,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又被稱為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 Barre syndrome),是種因為病毒或細菌感染後,引發身體本身免疫系統反應而產生抗體,而這些抗體攻擊了自己周邊神經系統造成多發性神經病變,病程惡化速度非常快,會造成感覺、運動或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不僅肢體癱瘓,連呼吸肌力都造成影響,所以需進行換血治療或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療。

 

簡孝文指出,換血治療是將攻擊神經髓鞘造成損傷的血漿抗體過濾置換掉,個案因發病近1個月後才轉至本院治療,為了能徹底置換體內含有攻擊性抗體的血液,故總共換血了7次,治療後的預後效果非常好。

 

廖姓患者也表示,躺在床上無法動彈,就像活死人一樣,以為後半輩子可能都癱瘓了,心情非常沮喪,幸好找出真正的病因來治療,現在還在努力復健中,能夠自由使用雙手、下床走路,真的非常的高興,感覺像重新活過來一樣。

 

楊自強主任指出,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目前確切罹病原因仍不清楚,但大多在發病前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或腸胃炎,呼籲民眾感冒後逐漸出現四肢無力感,一定要即早就醫,找出真正罹病原因而即早治療,以免造成遺憾。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不管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季,你都可能在半夜的時候因為突然的出汗或顫抖而醒來。無法重新入睡將影響人體的正常休息,降低睡眠質量,不僅對身體無益,也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 4個改善睡眠的方法 1.臥室室溫控制在16-22℃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室溫控制在16-22℃,更利於讓人睡得香甜安穩。太高或太低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本品為專一而作用迅速之組織胺拮抗劑」,這樣的胃藥說明書你看得懂嗎?醫改會召開記者會指出,國內指示藥外盒標示漏警語、說明書寫得像「藥學教科書」,擔心國人因為不清楚用藥禁忌而陷入藥害危機,要求食藥署給民眾一個標示清楚的指示藥外盒,及看得懂的說明書。 根據2009年初調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不少女性在月經期間常有經痛等不適現象,但一名在銀行工作的26歲女性,雖然不會經痛,但每次行經時肛門卻會有刺痛感,讓需要久坐的她坐立難安。後來疼痛感越發加劇,甚至出現水瀉,便意頻頻,讓妙齡女子苦不堪言。 收治病例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中醫科周宗翰醫師表示,女子服用西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