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感冒後癱瘓成活死人 竟是罕病格林巴利症候群惹禍

感冒後癱瘓成活死人 竟是罕病格林巴利症候群惹禍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69歲廖姓男患者,沒有糖尿病與高血壓病史,去年11月中旬突然有咳嗽與感冒症狀,卻逐漸出現腳沒有力氣的狀況,導致行走出現問題,到鄰近醫院就診,被診斷疑似為中風症狀,開立藥物治療卻沒有效果,且越來越嚴重。月底發現進食會有嗆到的情況,手腳沒有力氣,呼吸困難到需要插管。

 

去年12月初轉院至童綜合醫院並收住院至加護病房,經神經內科主任楊自強看診並檢查後,發現個案雖然手腳與身體無法動彈,形同癱瘓一般,但意識清楚可與醫師合作,在詳細問診及臨床神經學檢查後,研判應是罹患罕見的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因此即刻安排做腰椎穿刺檢查,以及四肢神經傳導檢查,再進行磁振造影檢查(MRI)確定沒有腦梗塞現象,結果符合一開始所研判的罕見疾病,因此立即進行血漿置換術(換血)來治療。

 

由腎臟內科醫師簡孝文進行換血治療,1次使用4袋 (1袋約120cc)左右血漿,將體內不正常的抗體換出,進行到第4次換血治療時,患者手腳已經可以輕微活動,總共換血7次共計26袋約3,100cc左右的血漿後,患者手腳與身體可以自由活動,也從加護病房轉至普通病房,每日進行復健治療,住院約1個月後已出院返家休養。

 

楊自強表示,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又被稱為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 Barre syndrome),是種因為病毒或細菌感染後,引發身體本身免疫系統反應而產生抗體,而這些抗體攻擊了自己周邊神經系統造成多發性神經病變,病程惡化速度非常快,會造成感覺、運動或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不僅肢體癱瘓,連呼吸肌力都造成影響,所以需進行換血治療或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療。

 

簡孝文指出,換血治療是將攻擊神經髓鞘造成損傷的血漿抗體過濾置換掉,個案因發病近1個月後才轉至本院治療,為了能徹底置換體內含有攻擊性抗體的血液,故總共換血了7次,治療後的預後效果非常好。

 

廖姓患者也表示,躺在床上無法動彈,就像活死人一樣,以為後半輩子可能都癱瘓了,心情非常沮喪,幸好找出真正的病因來治療,現在還在努力復健中,能夠自由使用雙手、下床走路,真的非常的高興,感覺像重新活過來一樣。

 

楊自強主任指出,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目前確切罹病原因仍不清楚,但大多在發病前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或腸胃炎,呼籲民眾感冒後逐漸出現四肢無力感,一定要即早就醫,找出真正罹病原因而即早治療,以免造成遺憾。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血小板缺乏ITP 紫斑瘀青、異常出血身穿紫衣快樂邁步前行,相應世界紫斑週,日前中華民國紫斑症病友會舉辦2020《紫願x友你同行》ITP健走活動,聯合多位血液腫瘤科醫師及衛教大使Selina任家萱,讓民眾更了解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症ITP。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周文堅理事長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適逢口服避孕藥問世60週年,也是勵馨基金會青少女懷孕服務20週年,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林靜儀醫師及勵馨基金會共同參與「女性自主避孕座談會」,針對青少女非預期懷孕,從醫師門診經驗及青少女懷孕的服務現況進行分享及討論,並共同呼籲青少女應掌握避孕自主權及生育計畫,提...

閱讀詳情 »

靜心・淨心》「霜降養生法」寒的人吃咖哩、熱的人吃蜂蜜、虛的人吃炒磨菇,預防性補冬正當時! 時序進入到「霜降」,這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在緯度高或海拔高的地方「氣肅而凝,露結為霜」,故名霜降。不過在幾乎不下雪的南方平地,見到霜降牛排的機會,恐怕比見到自然界的降霜來得多很多。高山上,如此轉冷的契機,倒是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原廠藥跟學名藥的療效真的有差別嗎?消基會雜誌社社長胡峰賓律師表示,學名藥與原廠藥的療效、用途、品質都是一樣的,民眾應打破原廠藥較好的迷思,特別是學名藥不僅有助減少健保的財務負擔,還能讓病患用較低的價格享受同等的藥品品質,應多推廣學名藥,不論是學名藥或是原廠藥若發現有藥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