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感冒過後「身上多了不退紅疹」 這病來得無聲!害9歲童損傷腎臟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孩童突冒紅疹,家長可別輕忽!一名9歲男童,兩周前出現肚子痛和一次疑似大便帶血絲的情況,雖然症狀隔天就緩解,但媽媽隨後注意到孩子雙腳出現紅疹,並且有點水腫,由於紅疹持續不退,帶著就醫檢查,這才發現已經有蛋白尿,是過敏性紫斑症合併腎臟侵犯,若延誤可能會加重腎臟損傷,導致腎衰竭。

收治病人的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蘇軏表示,檢查發現,男童的皮疹主要出現在雙側下肢和臀部,顏色偏向紅褐色,略為突起,經按壓不會退色消失,儘管這段期間腹痛沒有再發作,也沒有關節痛或走路不舒服的情況,但尿液檢驗卻驚見有蛋白尿。

根據統計,過敏性紫斑症(Henoch-Schonlein purpura)好發於3到15歲的兒童,又以男孩罹患機率高於女孩,多數病童在發病前都曾有過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過敏性紫斑症,常出現於感冒過後!蘇軏提醒,過敏性紫斑症雖然有「過敏」二字,但不同於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這類過敏性疾病,目前認為過敏性紫斑症的致病機轉主要是人體受到感染後發生免疫反應、產生抗體,在特殊體質的病童身上,這些抗體會攻擊自身組織、沉積在血管壁引起血管炎。

蘇軏說,症狀表現在皮膚,便是我們看到的紫斑;在關節則出現腫痛、發熱;如果抗體沉積在腸胃道血管,容易有肚子痛、血便等症狀;沉積在腎臟血管,會出現血尿、蛋白尿,影響腎功能。

幸好,蘇軏說,多數患者對於消炎止痛藥及類固醇反應良好,病程可以在一個月內結束,但對於有腎臟侵犯者需要特別注意,建議持續追蹤至少6個月,延誤或自行中斷治療可能會加重腎臟損傷,導致腎衰竭。以該名男童為例,經給予類固醇治療後,追蹤檢查,蛋白尿已緩解,下肢的紫斑也隨著時間變淡了。

醫師強調,要注意的是,過敏性紫斑症約有3分之1會復發,需依照醫師指示服藥和回診追蹤,切勿因症狀改善便自行停藥,而當家中孩童身體出現不明紅疹要特別留意,建議由兒科醫師鑑別診斷,避免錯失治療時機。

照片來源:蘇軏醫師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西堤又多染疫者!9日用餐女童「陰轉陽」確診 同行母親二採均陰性

方芳喊要中國出手教訓台灣 該剪健保卡?陳時中也說話參戰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焦躁、腹瀉、掉髮,全身上下症狀一籮筐,當心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找上門來了!一名33歲女子,近期就持續出現呼吸不順、胸悶、咳嗽等症狀,看過病也吃了藥,症狀卻未改善,仍然很不舒服,輾轉來到家醫門診,檢查心跳1分鐘竟高達145次,體重短期內狂掉7公斤...

閱讀詳情 »

▲民間拒菸團體去年才前往行政院,要求禁止開放新興菸品。(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電子煙、加熱式菸品等新興菸品近年興起,國內也上演開放與禁止的論戰,國健署雖擬修法全面禁止新興菸品,卻因立法院屆期不連續,法案得重提,現在卻傳出行政院態度可能大轉變,有意朝向要開放合法化納管。國...

閱讀詳情 »

流感、新冠肺炎等呼吸道感染 ──維護免疫功能飲食、強化抗氧化功能 無論是食物或環境,或是病毒感染,都有可能造成急性支氣管炎。 抽菸或暴露於二手菸環境中、食物過敏、環境刺激(塵蟎、花粉、動物皮屑、黴菌)、冷或潮濕的天氣,都可能造成慢性的支氣管炎,肺部產生過多黏液。   支氣管炎:遠離抑制免疫...

閱讀詳情 »

(防疫期間民眾買口罩經常大排長龍,如何妥善消毒口罩重覆使用成防疫關鍵) 病毒疫情造成全球口罩荒,經常可見民眾為購買口罩在藥局外排隊苦候。為解決無法一天一片口罩,衛福部陸續推出口罩預購制,也宣導可用電鍋乾蒸口罩,但仍有不少民眾反映擔心安全性。小兒科醫師提醒,已使用的口罩如果再隨手收納,可能孳生病菌風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