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感染 COVID-19 或施打疫苗後 如何降低風險? 正確量血壓和血氧 保障安全健康

記者 陳家珍/台北 報導 

因新冠肺炎引發的「快樂缺氧」症狀,隨著台灣本土疫情爆發,成了備受關注的重要議題,血氧儀也成了人人搶購的夯品。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高明見教授指出,打完疫苗應密切觀察血壓及血氧的變化狀況,才能避免意外發生,保障健康安全。

感染 COVID-19 或施打疫苗後 如何降低風險 正確量血壓和血氧 保障安全健康

圖: 台北醫學大學急診學科高偉峰教授 (左) 及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高明見教授(中)與中華心肌梗塞與中風預警推廣協會理事長張國源博士(右) 共同出席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記者會活動。(記者/陳家珍攝)

高明見教授表示,由於有限的醫療資源,民眾注射完疫苗後只能返家休息,除非有特別緊急的情況才會就醫。然而,施打疫苗後的生理表徵及參數,如血壓、血氧、體溫、脈博、呼吸等,這些生理徵象的變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可惜的是,民眾在施打完疫苗後,缺乏一套自我監測這些生理徵象的機制及觀念,民眾突發不適或病危時,絲毫沒有挽救的機會或是重來的可能性。 

中華心肌梗塞與中風預警推廣協會理事長張國源博士強調說,施打疫苗後,密切關注自身的各項生理徵象或參數,才能得知自已的身體健康變化,特別應該重視快樂缺氧的問題,隨時使用血氧儀量測,觀察血氧的變化,以利有狀況時可以第一時間處理。 

目前市場上有許多山寨版或未經醫材許可的血氧儀,就算使用原子筆、布偶、食物,也都量測得到血氧值,高明見教授和張國源理事長表示,量測錯誤的數值,如果有緊急情況時,恐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

高明見教授和張國源理事長表示,許多高齡者或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由於疫情時間往返醫院有許多的不便,加上許多醫療院所普遍限縮門診,此時,居家使用標準的血壓計量測血壓,除了能夠隨時掌握自己的血壓變化,也能提供醫師做正確的判斷與適當的用藥參考,減少民眾往返醫院、舟車勞頓的次數。高明見教授建議,血壓計及血氧儀宜採用衛福部醫療器材許可認證的血壓計及血氧儀,使用合格的醫療器材並正確使用,才能獲得有效且正確的檢測,保障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相關推薦

早上起床後,嗓子乾疼、手腳發麻、渾身冒汗……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其實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警報!晨起時,是自我檢查身體的最佳時機,透過一些現象可以觀察出你的健康狀況,有的是疾病的先兆,有的則是提醒你應該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內科教研室副主任洪珞珈,教大家...

閱讀詳情 »

一篇實用的文章! 你是不是正在談戀愛,但你們的關係開始停滯不前了?你是不是想讓你們的生活更加精彩一點?或者你是想為你的男朋友增添一點樂趣?不管是為什麼,讓我們來幫你搞定。看看下面的一些好點子吧!       步驟   精神刺激 噴香水。這是挑逗男人的基本方法...

閱讀詳情 »

缺鐵也會影響大腦發育,家長別忽略喔!鐵質的攝取及吸收並不困難,多吃牛、羊肉等富含鐵質的食物,搭配可促進鐵質吸收的蔬果就可以了,爸爸媽媽趕快檢視一下孩子的菜單吧!小孩不喜歡吃肉,可能引起缺鐵性貧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李孟如醫師建議家長,利用烹調方法讓孩子不排斥肉類食物,顏色愈紅、含鐵愈高,牛肉、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