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女性的乳癌威脅正逐漸上升 不能輕忽

年輕女性的乳癌威脅正逐漸上升 不能輕忽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女性乳癌的標準化發生率從1997年的每十萬人口30.09人,上升到2017年的每十萬人口78.9人。在20年的期間,上升了將近263%。生活習慣、飲食西化,晚婚高齡產婦…都是原因。

根據最新一期「放射雜誌Radiology」論文整理美國國家健康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資料顯示,從1989年到2017年,40-69歲族群的乳癌死亡率從每十萬人口55人降到每十萬人口27人左右。20-39歲族群的乳癌死亡率雖然也開始下降,但在2010年開始呈現反轉趨勢,不但不再下降,反而呈現微幅上升,值得警惕。

乳癌死亡率下降 可能是乳癌篩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影像醫學科主任黃大宜指出,乳癌死亡率下降的因素,可能是因為乳癌篩檢,發現早期乳癌,也可能是因為標靶藥物的使用。國健署乳房攝影篩檢乳癌計畫,參與者包括:有乳癌家族史40歲至69歲女性和沒有乳癌家族史45歲至69歲女性,隨著乳癌篩檢的執行,可以發現更多的早期乳癌,也可以降低乳癌的死亡率。

20-39歲女性,並沒有參與國健署乳房攝影篩檢計畫,雖然這個族群的乳癌發生率,只有高齡族群的十分之一左右,但發生率的增長幅度比高齡族群多,而且晚期乳癌的比例,在統計上也開始增加了。

女性乳癌的發生率較高 勿忽略

黃大宜提醒,女性乳癌的發生率遙遙領先其他女性癌症,比第二名的兩倍還要多。雖然較常發生在40歲以後,但卻是個不分年齡層都相當重要的疾病。平日的自我檢查不可少,一旦發覺有任何異常,例如:異常腫塊、皮膚變化,乳頭出血…等,應盡速至乳房外科尋求協助,釐清原因,早期治療。在門診可以做乳房超音波檢查、細針穿刺病理切片…等,如果醫師要求作乳房攝影檢查,在影像部門都是由領有專門執照、受過專業訓練的女性放射師操作,不用擔心。

【延伸閱讀】

產後6個月黃金治療期 HIFEM科技扭轉漏尿困擾

居家防疫引爆衝突 善用三明治溝通法增進關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8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全球有越來越多人為了健康、為了環保而加入吃素的行列,而這樣的一股風氣也吹到了好萊塢,讓平日習慣享用美酒佳餚的明星們都紛紛加入素食的行列,且每年都會評出全球最性感的吃素明星,有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奧利維亞維爾德 Olivia...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以一般人想法而言,空腹時的胃酸存量必然較少,或許此刻服用益生菌亦較不會被胃酸破壞,但某些「胃食道逆流疾病」罹患者其絕大部份處於「高胃酸」狀態,此類人口群在空腹時所殘留的胃酸亦比一般人多,可想而知益生菌在此刻空腹時服用亦較易被胃酸破壞。 空腹胃酸高 恐殺滅益生菌 人體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俗話說「產前一團火,產後一塊冰」,產後媽咪由於新生兒和胎盤的娩出,使得體內荷爾蒙急速減少,體質從內熱變成虛寒。在坐月子儀式中,「磧腹」(壓腹)是指產婦因為生產時元氣大傷,因此在產後要讓產婦吃下二顆熟蛋,一來可以止飢,二來不使腹內空洞無物。除了補身之外,磧腹在古時候是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77歲的黃太太有高血壓、糖尿病的病史,1年前健康檢查發現2公分肝癌,評估認為手術風險過大,而使用立體定位消融放射治療,使腫瘤完全治癒,治療過程中也沒有副作用,不僅讓她擺脫肝癌,且維持良好生活品質,恢復正常生活。 極少影響到正常組織 立體定位消融放射治療將高劑量、高能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