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慎選近視雷射手術 夜間就不會常感覺「刺目」

慎選近視雷射手術 夜間就不會常感覺「刺目」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有些人在接受傳統近視雷射手術後,產生夜間眩光等副作用,晚上只要看到稍微明亮一點的光線,就感覺「刺目」、不舒服。眼科醫師廖家慶表示,進行近視雷射手術後,患者會出現夜間眩光,多與雷射施打範圍有關;當雷射在角膜施打的範圍較大,比夜間瞳孔稍微大一點,便能大幅減少夜間眩光副作用。

新型近視雷射手術不只較安全 也減少眩光副作用

廖家慶醫師指出,醫師施行近視雷射手術時,需要經過精密評估、計算,治療區域需要比夜間瞳孔大,患者術後較不容易有眩光,但當治療區域增加,就需要切掉比較多的角膜,此時角膜就會變得更薄。

事實上,術後剩下的角膜厚度,可說是手術安全性重要指標,一旦角膜過薄,便無法承受眼壓壓力,角膜就容易變形,嚴重甚至可能造成圓錐角膜,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醫療團隊必須在手術安全性與夜間眩光風險間取得平衡。

而最新近視雷射手術TransPRK的治療趨勢是運用最新不製作角膜瓣技術,搭配零接觸科技,讓治療範圍即使比夜間瞳孔大,角膜厚度仍可維持於安全範圍,因此便能提升術後安全性,有效減少夜間眩光的發生。

術前、術中精準評估 有效提升術後視覺品質

廖家慶醫師補充,進行近視雷射手術時,想在手術安全性、夜間眩光風險間取得平衡,除了靠醫師專業判斷、術前精準評估之外,術中精準定位也是重要關鍵。舉例來說,像眼底斷層掃描、視神經檢查、角膜內皮細胞數等檢查以及7D(7次元)眼球追蹤系統等,都可以幫助醫師精準評估眼睛狀況,讓患者術後視覺品質趨於完美,也可以減少手術風險、提升手術安全性。

另外,新型近視雷射手術TransPRK不需要像傳統手術製作角膜瓣、做角膜抽吸,治療時可以一併處理角膜上皮層、基質層,進而改善屈光不正,因此也可減少角膜移位、游離角膜瓣、角膜瓣太薄等傳統近視雷射手術所產生的後遺症風險。

廖家慶醫師也提醒,患者術後應遵照醫囑使用抗生素藥物,以減少感染風險,而圓錐角膜、角膜厚度過薄與術後有角膜膨出風險的患者,以及眼睛感染患者、角膜炎患者都不宜接受近視雷射手術。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0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診間門一打開,走進來的孩子一看就是習慣用嘴巴呼吸的孩子,雖然孩子是來看腸胃炎。「小孩晚上睡覺時打呼嗎?」醫生問。媽媽一開始有些疑惑,明明她是帶小朋友來看腸胃炎的,怎麼醫師會問這個的問題,但還是如實回答:「是啊!小小的孩子呼聲挺嚇人的!」「小孩鼻子很塞喔!」醫生又說。媽媽是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腦瘤未來將有新治療方式,有望增加用藥延長生命!長庚研究團隊發展出「手術導航導引聚焦超音波系統」,利用超音波短時間提高血腦障壁通透性,在動物實驗證實能將大分子藥物吸收到腦部,人類也有機會在相同技術下,增加腦瘤使用藥物,提升腦瘤控制時間,延長病患存活生命。 腦瘤治療僅2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糖尿病患已破230萬人,被稱為台灣「新國病」,但很多患者仍然漠視,尤其比較年輕的患者,常沒有定時測血糖,飲食不節制,常造成血糖失控,有不少人還因此不到40歲就惡化到洗腎。衛福部彰化醫院衛教室指出,經過農曆過年的含糖飲料催化,不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色素(HbA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許多人都有服用魚油的習慣,作為保健之用,但對於癌症病人、無法進食的特定疾病患者而言,魚油卻是「特定疾病配方食品」中的重要成分,為此,食藥署放寬「食品原料魚油之使用限制」,從原本2公克以下,提高至5公克,以便特殊需求者補充營養。 北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指出,魚油是從魚的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