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緊繃,讓許多慢性病患者不敢就醫領藥。但相關研究發現,慢性病患者一旦罹病,致命風險偏高,又以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最高,其次是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高血壓。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慢性患者務必規律用藥,控制血壓血糖。
王英偉指出,不要讓血壓忽高忽低,成為防疫的缺口。中老年人以及慢性患者一定要每天在家裡測量血壓並紀錄在筆記本,或是使用手機下載相關健康管理軟體,逐一紀錄血壓數值。高血壓患者應天天記錄血壓起伏數值,除了瞭解血壓變化,就醫時,可以提供給醫師,作為給藥治療的參考依據,是否該換藥或是提高或降低劑量。
另外,即使疫情嚴峻,也應該維持健康生活型態,例如,遵守低油、糖、鹽及高纖飲食等健康飲食原則,拒菸酒,不熬夜,適度身體活動,包括,健康操、散步、做家事,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才能控制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的風險。
想要維持良好的血壓,就一定要規律用藥,王英偉指出,許多慢性病患最近因擔心醫院感染風險較高,並未回診領藥,因為沒有服用降血壓藥物,以致血壓飆高。
王英偉提醒,切勿擅自停藥,如果不想至醫院,可憑醫院或診所開立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優先至社區健保藥局領藥,減少出入醫院次數,降低感染風險。
如果必須至醫院就診領藥,部分醫院有增設慢性處方箋院外領藥服務窗口,可先上醫院網站查詢或電話洽詢了解該醫院是否有相關服務後再前往,以確保個人健康安全。
王英偉指出,疫情期間,高血壓患者及長者應該盡量待在家裡,少至人潮聚集的公共場所。居家室內應保持通風,並養成勤洗手、出門戴口罩等習慣,就能減少病毒感染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可視訊診療 慢連箋領藥不進醫院
三高患者不按時吃藥 腎臟損傷導致衰竭難逃洗腎命運
★編輯嚴選: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奇異轉變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