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病患勿受疫情影響擅自停藥 專家提醒注意事項

慢性病患勿受疫情影響擅自停藥 專家提醒注意事項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緊繃,讓許多慢性病患者不敢就醫領藥。但相關研究發現,慢性病患者一旦罹病,致命風險偏高,又以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最高,其次是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高血壓。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慢性患者務必規律用藥,控制血壓血糖。

 

王英偉指出,不要讓血壓忽高忽低,成為防疫的缺口。中老年人以及慢性患者一定要每天在家裡測量血壓並紀錄在筆記本,或是使用手機下載相關健康管理軟體,逐一紀錄血壓數值。高血壓患者應天天記錄血壓起伏數值,除了瞭解血壓變化,就醫時,可以提供給醫師,作為給藥治療的參考依據,是否該換藥或是提高或降低劑量。

 

另外,即使疫情嚴峻,也應該維持健康生活型態,例如,遵守低油、糖、鹽及高纖飲食等健康飲食原則,拒菸酒,不熬夜,適度身體活動,包括,健康操、散步、做家事,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才能控制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的風險。

 

想要維持良好的血壓,就一定要規律用藥,王英偉指出,許多慢性病患最近因擔心醫院感染風險較高,並未回診領藥,因為沒有服用降血壓藥物,以致血壓飆高。

 

王英偉提醒,切勿擅自停藥,如果不想至醫院,可憑醫院或診所開立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優先至社區健保藥局領藥,減少出入醫院次數,降低感染風險

 

如果必須至醫院就診領藥,部分醫院有增設慢性處方箋院外領藥服務窗口,可先上醫院網站查詢或電話洽詢了解該醫院是否有相關服務後再前往,以確保個人健康安全。

 

王英偉指出,疫情期間,高血壓患者及長者應該盡量待在家裡,少至人潮聚集的公共場所。居家室內應保持通風,並養成勤洗手、出門戴口罩等習慣,就能減少病毒感染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可視訊診療 慢連箋領藥不進醫院
三高患者不按時吃藥 腎臟損傷導致衰竭難逃洗腎命運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奇異轉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年過三十歲的妳,做子宮頸抹片篩檢了嗎?根據統計發現,每年定期做抹片篩檢,可以發現零至一期的早期子宮頸癌達九成,若是沒有定期做篩檢,則發現罹患子宮頸癌大約有五成以上都是晚期。 30歲以上婦女 可每年一次免費子宮頸抹片篩檢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透過子宮頸抹片篩檢,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濾掛式沖泡咖啡會致癌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 癥結點在於濾紙中是否添加「濕強劑」;其實,不只是濾掛式沖泡咖啡,舉凡要用到濾紙來喝咖啡,就有危險性,致使愛喝咖啡的族群相當驚恐;專家指出,喝咖啡的濾紙就不應該添加「濕強劑」! 甲醛也常被用來做為濕強劑 「濕強劑(PAE)」是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很多人愛喝抹茶,也愛吃抹茶製成的點心與冰淇淋;殊不知,抹茶的營養成分好多,對健康有很多好處。營養師則是指出,「抹茶」的原料是「碾茶」,碾茶是用春茶製作,而且碾茶是用天然的石磨碾磨成微粉狀,才能稱之為抹茶! 抹茶是由碾茶以天然石磨碾磨製成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很多學生喜歡考前一個月、考前幾天才開始熬夜念書、臨時抱佛腳。美國睡眠醫學專家認為,這種做法不只沒效,睡眠剝奪、睡眠不足,還會傷害大腦功能、影響成績表現,反而得不償失,建議還是及早準備,學習效果會比較好。 睡眠不足 學習表現衰退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醫學院教授大衛‧厄爾尼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