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病族群福音! 運動「處方」籤

慢性病族群福音! 運動「處方」籤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現代人愛去健身房運動,一般領有證照的健身教練都可以擬定訓練計畫;不過,醫師提醒,患有慢性病的特殊族群,則需要事先經過完整的生理檢測與評估,如心肺功能與體適能測試、膝關節X光等檢查,在詳細評估病患的生理狀況後才能擬定適合的運動計畫。

運動即良藥 「運動諮詢」專屬療程

身體有疾病的人,經常因生理因素限制,無法從事運動。臺中榮總復健科李友淳醫師表示,「運動諮詢」並非一個新興的名詞,運動處方就如同藥物處方箋一樣,運動處方最重要的是依據病人當下的狀況,開立出適當的運動類型、強度、時間、頻次,以及追蹤運動一段時間後的效果與運動傷害,有效改善及病現況,提昇生活品質。

李友淳醫師指出,運動即良藥並不是單純的比喻,因為運動跟藥物一樣是可以被精準控制與施用的。有位王小姐長年飲食不當與生活習慣不良導致體重過重,達110公斤以上,是有心臟病、高血壓、腦中風等等危險因子。王小姐有心要透過運動減重,但膝關節長時間走路都會痛了、更何況跑步。

患慢性病族群 專業評估免傷害

內科醫師將她轉介到復健科門診接受運動諮詢。透過運動處方的協助、搭配飲食控制、並經過三個月的堅持訓練後,已成功減少五公斤的體重,同時以前常有的走路會喘、膝關節疼痛等現象都改善許多。李友淳醫師進一步指出,因為她的膝關節不能承受過重的負荷,故而規劃採取低強度、間斷時間的有氧模式來強化心肺訓練;輔以下肢肌力運動強化對膝關節的保護,最後為避免運動傷害的產生,也指導她如何在運動前後進行柔軟度訓練。

患有慢性病的特殊族群,需有專業的評估,才能避免不適當的運動造成傷害。李友淳舉例,退化性關節的病人想藉由有氧運動來增加心肺功能,可以選擇自行車運動來減少膝關節的負重;但對於下背痛的病人,錯誤的騎自行車姿勢卻有可能造成背痛加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1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日前媒體報導有名20歲女子竟然因為水喝太少、酸性體質和生活習慣不佳等因素,年紀輕輕就發生唾液腺結石,頸部出現如同雞蛋般大小的腫脹,經手術才將結石取出。經醫師研判是水喝太少,礦物質沉澱才導致。 現代人生活忙碌,常一心多用,喝水這件事往往不小心就被遺忘。一來水不像咖啡、飲料那麼好喝,二來喝了還要跑廁所...

閱讀詳情 »

電影《全面啟動》中曾描述清醒夢,一種介於熟睡與清醒之間的狀態,當人處在清醒夢時,能清楚知道自己正在做夢,甚至還能直接控制夢境中的內容,這項如夢般的科幻情節,未來有可能出現在你我眼前,造福有心理創傷、精神分裂、強迫症等心理疾病患者。(封面圖片來源:華納)這項研究已刊登於《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灰指甲,主要是因指甲受到黴菌感染,導致指甲出現黃、白甚至變形等病變,屬於常見的皮膚疾病;皮膚科診所主治醫師林栗伃指出,灰指甲又稱為甲癬,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指甲從甲床分離等症狀。臨床上,一般人口中約有10%會出現灰指甲,其中60歲以上的人約佔20%,70歲以上則有50%,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男性上班族,因做事迷糊且常粗心大意,被許多同事嘲笑是天兵,儘管自己知道自己狀況,也想努力振作,但仍頻頻出狀況,甚至一度遭到被列入裁員黑名單內,讓這名上班族擔心到無法睡眠,進而就醫診斷,醫師發現原來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症惹禍。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多被誤以為只會發生在孩童時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