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腎臟病全球盛行率高 茹素飲食可降低罹病風險

慢性腎臟病全球盛行率高 茹素飲食可降低罹病風險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55歲楊媽媽平時無健檢習慣,3年前因一場車禍送往急診,意外發現自己罹患了腎臟病,且已進展到第4期。楊媽媽很擔心日後都必須洗腎,轉往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求診,經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評估,病患本身有茹素習慣,只要配合服藥、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即可控制,遂會診營養師、腎臟病衛教師衛教,在楊媽媽積極配合下,3年來病況穩定。


慢性腎臟病是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台灣的罹病者就高達200萬人,每年藉由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人口更達7萬人以上。慢性腎臟病可分為5期,前2期患者的腎功能尚有正常腎臟的60%,但已開始出現蛋白尿、血尿等症狀;第3、4期分別邁入中度、重度腎衰竭,會有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的情形;第5期則是末期腎臟病變,身體已無法自行排除體內代謝廢物與水分。郭克林說明,三高、肥胖、代謝症候群是腎臟病的危險因子,在第4期前,多數患者能透過飲食與生活方式的改變,有效降低病程的進展。


郭克林以其發表於《營養學》期刊中的〈素食與慢性腎臟病〉研究說明,醫療團隊分析2005年至2016年於台北慈濟醫院接受自費健康檢查的40歲以上民眾,將5萬多筆資料依其飲食習慣分類,統計、分析檢驗相關數據,結果發現純素食者、奶蛋素食者,罹患腎臟病的風險較雜食者降低了14%至18%


由於素食者攝取纖維多、脂肪少,腸道較健康,而植物性蛋白質在人體代謝時產生毒素較少,能減輕腎臟負擔。所以茹素不僅能降低罹病風險,已罹病的茹素者也能減緩疾病進程。


以楊媽媽為例,本就茹素的她,在營養師的衛教下調整蛋白質、油脂的攝取量,並依照衛教師指導、配合運動,將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範圍內,3年來定期回診追蹤,配合服藥,妥善將腎臟病控制得宜。


更多NOW健康報導
卵巢癌出現年輕化趨勢 這些高危險族群應提高警覺
第7例新冠死亡40歲男性 裝葉克膜1個月仍不敵死神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節氣交替溼疹易復發 排除體內溼氣中醫這樣調理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3歲王小姐患先天性水腦症,自幼發育遲緩,曾歷經四次引流手術,近半年來突然常摔倒、便秘且食慾不振,經檢查確診為脊髓空洞症,父母不捨女兒後半生為殘疾所苦,轉診至亞大醫院接受微創開顱手術治療,術後患者症狀大幅改善,也順利恢復行走,雙親感動表示:「會陪伴女兒繼續走下去」!腦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冬至將至,習俗上這天全家團圓吃湯圓,添歲也添幸福。湯圓們不僅外觀討喜,口感也軟綿Q彈,大人小孩都喜愛。不知不覺就吃下好幾顆,甚至有人在晚餐吃完鹹湯圓後,再搭配甜湯圓來當飯後甜點,這樣不僅澱粉量跟熱量攝取超標,也造成了腸胃負擔。包餡大湯圓 四顆熱量超過一碗飯衛生福利部南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想過嗎?父母的壓力程度和孩子使用螢幕時間長度有關!根據一篇發表於2021年10月《情感疾患報告期刊》的研究指出,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兒童使用螢幕的時間是建議值(每天兩小時為限)的三倍;父母壓力愈大,孩子花在螢幕上的時間就愈多。新冠病毒大流行 兒童每天平均使用螢幕時間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冬至已經到來,衛福部食藥署執行「110年節慶時令食品稽查抽驗專案——冬季時令食品」,針對湯圓等產品進行稽查,發現有3項食品不符規定,其中酸菜及湯圓各1件分別檢出苯甲酸及己二烯酸超出使用限量,1件五香豆干檢出不得使用的過氧化氫,皆裁罰3萬元。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