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腹痛好苦惱! 九大原因醫師報你知

慢性腹痛好苦惱! 九大原因醫師報你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慢性腹痛或稱為反覆性腹痛,其定義為每月至少一次且腹痛持續二個月以上,並且影響日常生活作息(進食、睡眠、上學),其中約有三分之一可找出潛在的器質性問題,至於其他無器官構造功能異常、檢查均屬正常的則可歸類於功能性腹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一般科主任施相宏醫師指出,根據2015年一項統合分析研究,青少年出現功能性腹痛的盛行率可能達15~20%。
胃酸、乳糖不耐症 女性經痛需注意

施相宏醫師說明,青春期之後的慢性腹痛成因,約略與成人相近。常見的器質性病因有:
1.胃酸相關疾病,包括胃食道逆流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幽門桿菌感染等。2.乳糖不耐受,食用乳製品後出現腹痛、脹氣、大量水瀉且有泡沫或酸臭味。
3.腹壁肌肉性疼痛,特定的姿勢或是動作合併腹痛,檢查時可能有肌肉壓痛。
4.泌尿道感染,可能合併發燒或是尿路症狀,通常為腰痛或下腹痛。
5.青少女須注意是否為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發炎、處女膜閉鎖等問題。

6.發炎性腸道疾病,特別是克隆氏症,患者常合併肛門周圍廔管、體重異常減輕或生長遲滯、慢性腹瀉或血便,必須提高警覺。
消化不良、大腸激躁症 腹型偏頭痛

適當排除器質性病因,且初步檢驗檢查均屬正常,則可能是功能性腹痛。青少年的功能性胃腸道疾患,其臨床分類可參考發表於2016年的第四版羅馬準則(Rome IV Criteria)。施相宏醫師指出,其中功能性腹痛定義為持續二個月以上的慢性腹痛,進一步可分成:

1.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須排除食道、胃及十二指腸的潰瘍、發炎與幽門桿菌感染,給予制酸藥物同樣會改善臨床症狀。

2.大腸激躁症:定義為一個月至少腹痛四天以上,並合併有以下三樣特徵至少一種,疼痛跟解便相關(常見為解便後疼痛改善)、排便頻率改變、排便性狀改變,合併便秘表現時慢性腹痛不因便秘解除而緩解。

3.腹型偏頭痛:定義為發作六個月以上的陣發性腹痛,必須符合下列所有特徵且至少發病兩次,間歇性發生急性劇烈腹痛並持續一小時以上、間隔數週至數個月發作一次、疼痛無法忍受且影響日常活動、個別病人定型的發作型態與症狀、合併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頭痛、畏光、蒼白等典型症狀兩種以上、且排除其他器質性疾病。
腹痛也可能是身心引起 照會身心科
施相宏醫師表示,由於腹痛也是身心症常見表現的身體症狀之一,因此,醫師與家長老師們仍應注意身心症共病的鑑別診斷,特別是詐病及代理型孟喬森症候群。如果患者出現反覆與身體檢查不一致的腹痛或其他身體症狀、且長期逃避上學,除了安排相關檢查之外,可能還要照會兒童身心科醫師、社工師,進行適當的關懷與後續轉介治療。

【延伸閱讀】

社區大樓如何防疫? 醫師這樣建議

打球扭傷怎麼辦? 急診醫師教你急救處置

好緊張!疫期過敏性鼻炎噴嚏不停 新型鼻噴式混合藥物解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9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全新增1例本土個案與1名死亡個案,因疫情趨緩役男恢復徵召,9月3日起入營必須有3日內快篩陰性證明,由公費支出,役男接獲入伍兵單,應持相關證明前往醫院採檢。 ▲今(2)日新冠個案新確診狀況。(圖/中央流行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指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首批輝瑞BNT疫苗來台,因檢驗試劑比較晚晚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檢驗封緘預計會有14天;衛福部食藥署完成檢驗,12至17歲首先安排施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提醒,若有急性與持續性胸痛務必就醫。 莊人祥說明,在國外統計數據上,12至15歲青少年常見副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接種3劑疫苗仍感染,首例混打突破性感染個案!今(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4例境外移入中,案16113曾經施打牛津AZ與輝瑞BNT,居家檢疫申請外出採檢確診,案16114曾接種2劑「史普尼克V」疫苗突破性感染。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案161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