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阻塞性肺病早期易輕忽 老菸槍氣喘發燒以為得新冠

慢性阻塞性肺病早期易輕忽 老菸槍氣喘發燒以為得新冠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台中63歲詹先生菸齡超過30年,多年前因容易呼吸喘赴他院拿藥,卻未規律追蹤,近來疫情期間發現爬樓梯呼吸喘、久咳不癒,起初不以為意,直到出現發燒情形,令家人相當緊張,擔心是否感染新冠肺炎,所幸緊急送醫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病發作,住院治療後順利康復,令他大呼:「這次要徹底戒菸!」


咳嗽、氣喘症狀連連 家人驚嚇以為是罹患新冠肺炎


詹先生表示,自己多年前便得知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卻無規律追蹤,這些年來經常出現呼吸喘情形,僅間斷服藥症狀控制,直到最近發現僅僅爬3層樓梯就會氣喘吁吁、咳嗽,近1星期內更出現發燒,適逢疫情期間,家人見狀嚇得先赴藥局買快篩試劑,所幸結果呈陰性,但家人還是不放心,連忙帶至醫院進一步詳細檢查。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鈴宜表示,患者到院時因呼吸困難、痰黏稠咳不出來,發燒達39度,安排胸部X光檢查,確診為肺炎,並且同時引發原本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作,便建議儘速住院治療以免引發重症呼吸衰竭,經過相關藥物治療10多天後,患者症狀趨於穩定,逐漸恢復往日活動也不再氣喘吁吁,說話中氣十足,家屬才放下心中1顆大石。


慢性阻塞性肺病早期症狀不典型 容易被吸菸族群輕忽


陳鈴宜介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形成是因外來刺激性物質(例如抽煙、空汙或環境有害物質吸入),導致氣道反覆發炎,產生結構上變化(例如:呼吸道狹窄、痰液累積不易清除),出現呼吸道阻塞、呼吸喘等症狀,一旦產生就無法恢復正常,嚴重時甚至影響氣體交換功能,進而造成血氧不足(缺氧)、二氧化碳累積。台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發生仍主要與抽煙相關,而抽煙不僅造成呼吸道問題,也會增加罹患其他慢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甚至肺癌的發生。


陳鈴宜指出,由於慢性肺阻塞肺病的初期症狀以咳嗽有痰為主,缺乏特異性,抽煙族群容易視咳痰為理所當然而輕忽,導致許多患者無法意識早期戒菸的重要性,甚至沒有於早期接受藥物治療,直到發現喘且日常活動受到限制才來就醫,此時呼吸道大多已經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化。


藉由上述個案,提醒民眾檢視自己與身邊的親朋好友,是否有以上初期症狀需儘早就醫。對於已經形成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也不用灰心,確實戒菸及遠離二手菸,配合醫囑規律用藥,結構上雖無法再恢復完全正常,但用藥能改善症狀且延緩肺功能快速惡化,進而避免經常因呼吸道感染而掛急診,甚至住院。


陳鈴宜提醒,活動性喘改善後仍能視自己可以負荷的運動量適度活動,以提升生活品質。此外,隨著新冠肺炎疫苗陸續開打,也建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施打疫苗,才能降低因感染而引發重症的機率。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沙門氏菌室溫易存活 夏日急性腸胃炎嚴重恐併發敗血症
▸打疫苗前先搶購止痛藥備用 含乙醯胺酚成分不只普拿疼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一個鼓勵.愛的希望-台灣癌症基金會.遠雄人壽癌症家庭獎助學金」活動,針對高中職及大專院校之罹癌家庭就學子女,「遠雄人壽」提供60萬元獎助學金來幫助需要的同學,徵選活動從102年2月開跑,透過學校、醫院、病友團體、海報、DM、活動網站及遠雄人壽行銷網絡的宣傳下,此次高中(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新手媽咪上路,往往會手足無措;物理治療師提醒,若在照顧新生兒時,都是固定髮型、固定戴眼鏡或不戴眼鏡,可以讓孩子更易辨識主要照顧他的人。桃園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葉采青表示,滿月前的寶寶,睜開眼所看到的世界是模糊的,對黑白世界跟人臉輪廓有較明顯的認識,新生兒哇哇大哭,開始學習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一名2歲大男童斷斷續續發燒2至3週,服用感冒藥也沒有改善,送醫急診後檢查卻無異常,醫師進一步發現,男童發燒時最高溫度大約攝氏38度左右,除發燒時較為煩躁不安外,並沒有其他明顯的症狀,且似乎都集中在白天,尤其是在清晨至中午之間的時段,因而診斷出為夏季熱。榮總新竹分院小兒科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台灣小吃的美味誰也無法抵擋,但小心,大快朵頤下恐攝取過多熱量;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營養師徐嘉罄指出,台灣小吃種類多,吃也吃不膩,但民眾要吃之前,最好還是計算一天所攝取熱量,否則恐使身體負擔,造成肥胖問題。像是蚵仔煎屬於油煎料理,1份就約有468大卡,而麵線1份約390大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