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不可怕 遵循治療成效佳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不可怕 遵循治療成效佳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社團法人台灣髓緣之友協會日前舉辦「希望相髓,築夢踏實 白血病衛教講座」,邀請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唐季祿醫師、李啟誠醫師、林建廷醫師,以及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張明志醫師,分享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與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衛教與治療,吸引近百名病友熱烈參與! 與會醫師指出,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過往令人聞之色變的白血病,已不再是難治之症,只要患者配合治療,遵循醫囑,疾病都能獲得有效控制及緩解,並可望成為慢性疾病。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好發於中年 及早發現控制佳

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唐季祿醫師表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好發於中年人,此疾病是人體造血幹細胞的第9及第22對染色體斷裂錯位,產生費城染色體刺激細胞異常生長,導致骨髓及血液中出現反常的白血球增生現象。由於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初期無明顯症狀,多半在健檢中發現白血球指數異常,或是脾臟腫大時才察覺。若出現虛弱、貧血、精神不濟、食慾不振等易察覺之表徵,已是中後期;因此,定期健檢非常重要,及早發現才能更及時地控制病情。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進展快速 妥善治療避免惡化

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李啟誠醫師指出,反觀同為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卻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侵占骨髓,並迅速惡化、擴散,使患者出現貧血、發燒、臉色蒼白,以及易出血和瘀青、感染等症狀。由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有迅速擴散的特性;所以,一經確診,務必要儘早接受治療,才能達到預期治療成效。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好發於5歲以下之孩童,50歲以上成人也是危險族群。李啟誠醫師補充,在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中,約有一成比例為費城染色體陽性,這類病人接受化學治療搭配標靶藥物已有不錯成效,但相較兒童患者較高的治癒率,成人患者預後普遍不佳,也因此常常需要在化療達完全緩解後準備骨髓移植。而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在完成化學治療後,能達到8至9成的根治率。

二代口服標靶療效佳 提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癒率

唐季祿醫師說明,白血病早期只能依靠化療、干擾素或骨髓移植進行治療,如今隨著口服標靶藥物的問世,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已成為目前標靶治療效果最好的癌症,患者10年存活率高達9成。近年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出現,除提供更佳的療效及減緩副作用之外,有些藥物一天僅需服用一次,更是提高病患遵循醫囑比例以及治療達標的機會,同時增添病患服藥的方便性,讓患者能像一般人一樣工作及生活,享受良好生活品質。

白血病友勿聽信偏方 遵循醫囑治療是關鍵

唐季祿醫師呼籲所有白血病病友,應了解自身病況,切勿聽信偏方,與主治醫師良好配合、長期治療。也期待未來有更好的藥物及治療方式出現,「希望相髓」,相信在十年二十年後,血癌將不再對人類造成威脅。血液腫瘤科團隊也將持續傳達白血病相關衛教新知,盼更多患者受惠。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3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上圖僅為示意,但右圖為文末真實事件護理師過累暈倒照片) 有一種職業,上了班就不知道幾點能下班,什麼時候結束什麼時候才能下班,因為充滿了變數!..大小便也由不得自己,忍耐力必須超強!....我們口口聲聲地喊累喊苦,下輩子一定不再做,但我們誰也沒輕易放棄!這就是護理師,我們也有感情,這種心情你理解嗎...

閱讀詳情 »

 較大間育幼院可能物資較不缺乏,建議以現金捐贈為主,或可詢問偏遠地區育幼院! 全台育幼院 -- 捐贈物資,髮夾、畫筆、玩具、鞋子、CD、書本、字典、文具.....等等 食品類:飲料、應時水果、早餐罐頭(肉鬆、花瓜、果醬、奶油等) 電器類:小家電、電風扇 ,電鍋、電熱壺 ,或是您...

閱讀詳情 »

妙招一:流鼻血用細繩紮住中指下部可以迅速止血,很有效果,這是武當道家方法,簡單但是理論高深摸測。 妙招二:孩子發燒前一周有四大症狀,耳朵晚上紅一隻或兩隻都紅,口氣重,大便臭或乾,手心熱或手背熱。要是這些都有了,發燒馬上就開始了。這些是身體警報,做父母的要耐心觀察,發現情況趕緊去處理。手背發熱是外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6歲的邱先生,最近兩年來,就像是慢速度變型的史瑞克,手指腳趾慢慢變粗大,嘴唇變厚、下巴也越來越「戽斗」,但是他都沒有察覺;直到連續有三名醫師提醒他要抽血檢查,他才進一步就醫,結果才發現他長了腦下垂體腫瘤,進而造成生長激素異常,且合併肢端肥大症。邱先生下巴越長越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