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失血導致頭暈目眩 揪出元凶竟是痔瘡惹禍

慢性失血導致頭暈目眩 揪出元凶竟是痔瘡惹禍

1名上班族蘇小姐由於平時工作忙碌,飲食不正常,飽受便秘之苦,日前在辦公室,彎腰撿拾地上物品起身後,感到一陣頭暈目眩,幾乎站不穩,被送至急診,確診為慢性失血,原因竟是痔瘡出血所引起。

 

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蕭光宏表示,痔瘡組織是肛門內正常的襯墊組織,當襯墊組織異常增生,就形成所謂的痔瘡,雖然不是嚴重的疾病,卻可能影響生活。痔瘡可分為內痔及外痔,常見症狀為腫、脹、疼痛、流血,從肛門進去大約1.5公分左右是直腸與肛門的交界,這交界之內的痔瘡組織增生稱為內痔,交界之外的痔瘡組織增生則稱為外痔。

 

慢性失血導致頭暈目眩 揪出元凶竟是痔瘡惹禍

▲蕭光宏表示,痔瘡組織是肛門內正常的襯墊組織,當襯墊組織異常增生,就形成所謂的痔瘡,雖然不是嚴重的疾病,卻可能影響生活。(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一般來說,痔瘡出血以內痔為主,因為內痔組織擁有豐富的血管,所以有鮮紅色出血的症狀,但是痛覺神經較少;外痔的痛覺神經敏銳,但血流不像內痔那麼多。蕭光宏指出,慢性便秘、長期腹瀉,或是因腹壓增大,例如過度用力解便或懷孕,都是可能引發痔瘡,其中以不正確的排便習慣,為痔瘡的關鍵成因。

 

蕭光宏建議,痔瘡患者應多攝取膳食纖維,並多喝開水,以防止便秘;如廁時只要前一段糞便排出來就算完成,不需為了排更乾淨而過度用力或是上廁所時間過久。如廁時應該專心,避免閱讀書報或是滑手機。在治療方面,如果症狀輕微,建議先改善生活習慣,包括高纖維飲食、多喝水,來改善排便狀況;如果急性腫大疼痛時,可以溫水坐浴來降低肛門壓力、紓緩症狀,或使用藥膏、塞劑及口服消炎止痛藥,減輕肛門不適。

 

蕭光宏指出,如果內痔變成大出血或是脫出,且藥物治療無效時,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則建議採取手術治療,方法包括,傳統痔瘡切除術、痔瘡環狀切除術、超音波諧波刀痔瘡切除術,以及組織凝集儀痔瘡切除術,依照醫師評估,選擇適合手術方式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70多歲男性,早年是理髮師,常和客人互請香菸,近來因心肌梗塞且喘個不停,接受心臟科醫師治療後,肺功能仍未改善,被轉至振興醫院呼吸治療科,確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醫師先請患者戒菸,並揪出他的錯誤呼吸方式,透過「肺復原運動」教導正確呼吸運動,配合複方支氣管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低溫寒流皮皮剉,小心高血壓飆高!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劉俞旻表示,天冷血管收縮阻力大,血壓跟著升高,且患者往往沒有症狀,提醒早晚一定要量血壓。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柏霖則建議,冬天少吃火鍋等重口味食物,尾牙少飲酒,適度運動,尤其高血壓共病患者應注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邁入2019年的尾聲,加上近期天氣寒冷,和朋友相約吃火鍋、公司尾牙等大小聚餐不斷?千萬別仗勢年輕而「百無禁忌」的吃!過量加工食品或高糖、高脂肪除了會增加肥胖、心臟病及糖尿病的風險,也和憂鬱情緒有關聯!根據1份2019年10月發表於線上《PLOS ONE》的研究指出,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突然想要吃零食,可能不只是1個想法,而是大腦有需求!中央研究院生物研究所發表研究,在果蠅腦中的神經迴路中,發現leucokinin神經傳導物質,能夠同時促發渴與餓的慾望,再藉著其他物質,驅使果蠅大腦想喝水,還是想吃東西,相同機制可能人類也有,研究成果刊登於科學期刊《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