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憂鬱不愛動 易成軟腳蝦

憂鬱不愛動 易成軟腳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截至104年底,臺北市65歲以上人口已達39萬9,182人(佔14.8%),已邁入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的「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14%以上),隨年紀老化容易有肌少症發生,其主要的症狀包括活力變差、感覺沒有力氣、走路速度變慢,容易發生跌倒意外,甚至可能伴隨其他疾病。

憂鬱、獨居、營養不良 都可能引發

肌少症與其造成的不良健康影響會隨著此老化的現象與速度而更加顯著,而肌少症並非單一因素所引發,除了年紀大肌肉量減低外,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癌症等多重疾病,憂鬱、老人獨居、營養不良、長期臥床等都有可能引發。

過馬路無力軟腳、瓶蓋轉不開

肌少症即是肌肉流失,生活型態偏向不愛動的老人,或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偏低、較瘦,肌肉流失較快,也比較容易有肌少症,若不積極運動,隨著年紀漸長,肌肉的流失量會增加,在生活上也會造成許多不便,如過馬路無力軟腳、瓶蓋轉不開等等。

少動、營養不良、高血壓

除了老化之外,荷爾蒙的改變,以及少動、營養不良、高血壓等,都因肌肉沒有在一定的頻率下受到適當的阻力,肌肉量逐漸流失,容易造成肌少症的發生,舉例來說,長期健身的人,在幾天不去運動之後,肌肉線條也會越來越不明顯,習慣受到阻力的肌肉,會有一定的強度,若沒有維持,肌肉組織就會變得鬆散。

70歲開始 10年減15%肌力

30歲到70歲的成年人,每10年約會減少8%的肌肉量及肌力,70歲開始每10年則會減少15%的肌肉量及肌力,然而除了老年人之外,年輕人也該注意肌少症的發生,尤其是肥胖者,只長脂肪不長肌肉的肌少肥胖症者,在減肥的過程當中,如果用錯方法,可能會導致肌肉量流失而成為肌少症高危險群。(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1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月經,俗稱「例假」,是女性特有的一種生理現象。在例假期間,大多數女性都知道要註意防寒保暖、避免遊泳等。但是,以下十三個不能做的事,卻常常被一些女性所忽視,請一定要多加註意哦!    1、捶打腰背許多女性在例假前後,往往有腰酸背痛的感覺,她們常常會用手去捶打腰背,酸痛是暫時得到緩...

閱讀詳情 »

開車路過葬禮和婚禮現場,或是開車路遇喪車婚車都是有諸多禁忌的,但凡處理的不好,那麼不光對司機自身,甚至是對其全家都是有很大影響的。接下來,我就仙家門中,該如何處理以上情況的注意事項寫出來,希望可以幫上大家。 (一):開車路過靈棚前,請司機打開車窗,若是車內有食物,就扔出去一些食物,不限葷素,只要是...

閱讀詳情 »

遠離食安風暴,從「油」開始挑選,吃得健康安心又有保障! 日本國寶級料理長大田忠道再次出擊! 從基礎料理到創意食譜不私藏,席捲料理界的炸物魅力大公開! 接連爆發出的食安危機,讓民眾們對食物都敬而遠之,特別是針對油品部分,正因為如此,本書囊括油品選擇、裹麵衣方式、製作沾醬等等,樣樣自己親自來,做起來更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