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懶惰、故意找碴? 45%失智症患者有「情感淡漠」比流失記憶影響大

▲情感淡漠是失智症最常見的症狀,比記憶流失的影響更大。(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9月是國際失智月,但你知道失智症的所有症狀嗎?董氏基金會今(16)日即指出,根據2019年7月最新發表於《神經科學》的研究,「情感淡漠」是失智症最常見的症狀,比記憶流失的影響更大,有多達45%的失智症患者出現情感淡漠現象,然而在研究和照顧上卻常被忽略,且是易和憂鬱混淆的失智症狀。

該項由英國艾克斯特大學進行的研究,共分析來自20項的世代研究、共4320名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資料,研究結果發現,在研究初期有45%的失智症患者呈現「情感淡漠」,而有20%的患者隨著時間持續呈現,但有部份「情感淡漠」的失智症患者並沒有憂鬱症狀。

研究進一步指出,「情感淡漠」是常見的失智症狀,會呈現出缺乏興趣和情緒,但與憂鬱不同。且它對於環境產生的干擾較少,因此經常被忽略。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情感淡漠」與「憂鬱」的表現有部分相似,但情感淡漠不會出現悲傷情緒與負面思考;情感淡漠與大腦前額葉功能失調有關,常見於大腦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巴金森症、或慢性精神病,若發現家中長輩持續出現情感淡漠現象,應求助專家診察是否有腦部疾患。

劉嘉逸提醒,「情感淡漠」雖然對照顧者的衝擊沒有幻覺、妄想、衝動失控行為來得大,但仍會造成照顧者的困擾,甚至誤以為病人是「懶惰」或「故意的」。劉嘉逸呼籲,目前「情感淡漠」尚無有效的治療,需要家屬或照顧者有更多的認識與體諒。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研究也指出,「情感淡漠」有可能會加速認知功能的衰退、提升死亡率,對家庭帶來影響。建議親友避免因對方反應而有負面聯想,並影響自己的情緒,像是誤以為對方是不喜歡自己或故意找碴,瞭解他是因為疾病才會對人不打招呼、不理不睬,就能以平常心看待並能不厭其煩地給予關懷。

葉雅馨指出,當感覺到身旁的親友開始有些冷漠,跟他講話明明有聽到卻沒反應、對本來感興趣的事物不再有興趣,都是覺察及辨識情感淡漠的指標,特別是高齡者容易被誤以為是老化現象而被忽略,當確認對方並不是沒有接收到訊息,而是無法反應時,應更積極去看待,並進一步確認是否因疾病所引起。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文/財訊新聞中心 隨著確診數攀高,大家都急著跟政府要疫苗,從進口速度到國產進度全部吵成一團,一直到美日兩國出手救援,才稍稍化減民怨,但仍擋不住各界對於政府應變能力的質疑。 新冠疫情是緊急突發事件,全球政府都措手不及,台灣能夠在國外疫情嚴重爆發時守住已實屬不易;但大家也心知肚明,當疫情流感化後,恢復正...

閱讀詳情 »

報新聞/編輯部報導 凌越生醫自新冠疫情爆發開始,立即快篩試劑研發與製造專長,去(2020)年開發之新冠抗體快篩不僅成為台灣第一家獲得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專案製造許可廠商,更持續投入新冠病毒前中後期檢驗項目之展,日前「凌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速檢測試劑」正式取得TFDA 專案製造可(防疫專案核...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 Covid-19造成全球驚恐不只是因為它的高傳染力,更在於它不斷的產生變異,有效的疫苗雖然可以防堵疫情的擴大,但如何因應不斷突變的病毒,也是防疫戰是否成功的關鍵。目前國際上最知名的新冠疫苗分別為AZ、莫德納和輝瑞疫苗,這幾個創新的疫苗皆有很高的量產技術門檻,特別是mRNA疫苗...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新竹縣獲配莫德納疫苗1600劑,由中央直接配送到縣內專責醫院,東元綜合醫院依照中央公布之風險等級順位分配給未接種者,第一順位為醫護人員優先施打,根據多位學者論述及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孕婦接種莫德納疫苗,為保障第一線懷孕醫護及胎兒安全,東元綜合醫院開放部份劑量優先給第一類懷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