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懶惰、故意找碴? 45%失智症患者有「情感淡漠」比流失記憶影響大

▲情感淡漠是失智症最常見的症狀,比記憶流失的影響更大。(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9月是國際失智月,但你知道失智症的所有症狀嗎?董氏基金會今(16)日即指出,根據2019年7月最新發表於《神經科學》的研究,「情感淡漠」是失智症最常見的症狀,比記憶流失的影響更大,有多達45%的失智症患者出現情感淡漠現象,然而在研究和照顧上卻常被忽略,且是易和憂鬱混淆的失智症狀。

該項由英國艾克斯特大學進行的研究,共分析來自20項的世代研究、共4320名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資料,研究結果發現,在研究初期有45%的失智症患者呈現「情感淡漠」,而有20%的患者隨著時間持續呈現,但有部份「情感淡漠」的失智症患者並沒有憂鬱症狀。

研究進一步指出,「情感淡漠」是常見的失智症狀,會呈現出缺乏興趣和情緒,但與憂鬱不同。且它對於環境產生的干擾較少,因此經常被忽略。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情感淡漠」與「憂鬱」的表現有部分相似,但情感淡漠不會出現悲傷情緒與負面思考;情感淡漠與大腦前額葉功能失調有關,常見於大腦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巴金森症、或慢性精神病,若發現家中長輩持續出現情感淡漠現象,應求助專家診察是否有腦部疾患。

劉嘉逸提醒,「情感淡漠」雖然對照顧者的衝擊沒有幻覺、妄想、衝動失控行為來得大,但仍會造成照顧者的困擾,甚至誤以為病人是「懶惰」或「故意的」。劉嘉逸呼籲,目前「情感淡漠」尚無有效的治療,需要家屬或照顧者有更多的認識與體諒。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研究也指出,「情感淡漠」有可能會加速認知功能的衰退、提升死亡率,對家庭帶來影響。建議親友避免因對方反應而有負面聯想,並影響自己的情緒,像是誤以為對方是不喜歡自己或故意找碴,瞭解他是因為疾病才會對人不打招呼、不理不睬,就能以平常心看待並能不厭其煩地給予關懷。

葉雅馨指出,當感覺到身旁的親友開始有些冷漠,跟他講話明明有聽到卻沒反應、對本來感興趣的事物不再有興趣,都是覺察及辨識情感淡漠的指標,特別是高齡者容易被誤以為是老化現象而被忽略,當確認對方並不是沒有接收到訊息,而是無法反應時,應更積極去看待,並進一步確認是否因疾病所引起。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現在許多人比以往更仰賴電腦,無論是藉由電腦開視訊會議,或是藉由電腦與不能相見的親友聊天,或只是使用電腦看影集、玩遊戲打發時間。根據估計,這幾個月人類平均使用電腦的時間是一天13小時,比一年前的10小時還多了三個多小時。 對此,人類使用3C產品的時間只會越來越多,長期使...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28歲陳先生每次跟女朋友親熱,關鍵時刻包皮都無法退下,甚至卡住常常痛不欲生,完全失去「性致」,十分困擾;為了兩人的幸福,他鼓起勇氣求診,並接受微創包皮槍環切術,大約10分鐘手術,一個月後,「小弟弟」終於出頭天,輕鬆愉悅享受性生活。  包皮太長易殘留尿垢及感染...

閱讀詳情 »

「肥胖怎麼辦? 是疾病嗎?,為什麼要看醫生來減肥?」大家往往都忽略「肥胖」其是是很多疾病的致病因子,譬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血管等疾病,都有可能是因為肥胖所造成的。而「少吃多動」是減重的不二法則,但有些患者因疾病和身體的限制而無法「少吃多動」時,就可以選擇透過藥物及手術的方式來達到減重的效...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女性熱門整形手術是什麼?美胸仍然是吸引目光的重點。根據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ISAPS)統計資料,2018年全球女性熱門整形手術中,「隆乳」排名第一,高達184萬人次,其他則依序為:「抽脂」、「雙眼皮」、「腹部整形」和「提乳手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