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懷孕鬧貧血只當營養不足 新手媽產後照暈才知竟是「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手媽媽懷孕期間貧血,有可能是大警訊。40歲的林小姐就是一名新手媽媽,產檢發現有貧血的現象,且為缺鐵性貧血,一開始還自認為可能是營養攝取不足,只要調整飲食習慣就可以,沒想到產後貧血症狀還是持續發生,接受健康檢查才發現罹患胃淋巴癌。

林小姐是接受胃鏡檢查,赫然發現胃部有一處明顯的潰瘍性腫瘤,進一步切片病理檢驗,確診罹患低惡性度的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MALToma),且有幽門桿菌感染。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表示,女性在懷孕期間常見發生貧血,但造成貧血的原因眾多,從慢性疾病、缺乏維生素B12、B6到消化性潰瘍、胃癌、大腸癌等胃部病灶出血,皆有可能造成貧血,若發生持續性的貧血,建議一定要先找出貧血的原因,對症改善或治療。

以林小姐為例,確診當下便十分震驚,因為除了貧血現象外,並無任何不適症狀,更大嘆「懷孕時發現貧血,所以直覺認為是懷孕造成的,想都沒想到竟然可能與胃淋巴癌有關」。

梁程超指出,所幸低惡性度的MALToma腫瘤進展較緩慢,不會造成立即的生命危險,後續若遵照專科醫師的治療方針,積極配合,應可獲得不錯的治癒效果。

另一方面,梁程超提醒,胃部若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就必須要接受除菌治療,以降低胃部病變的風險。過去經驗,經由檢查發現有MALToma的患者,胃內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相當高,高達90%以上,而醫學界已證實胃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慢性胃炎,其中15到20%的機率會發展成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1到2%甚至發展成胃癌;還有0.1%發展成胃淋巴癌。

醫師建議,民眾除了定期篩檢確保胃部健康狀況外,生活飲食習慣也很重要,應戒菸、避免重鹹、醃漬、煙燻燒烤及、加工食物或發霉的食物,若家族內有罹患胃癌的家族史也要多加留意胃部的健康狀況,以降低胃癌對健康帶來的危害。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每37分鐘1台灣女性罹乳癌 2年1次「這樣做」揪出8成早期癌保命

口腔癌常悄悄的來! 醫師教你趁刷牙時看懂「癌來了」5大徵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大爆發,台灣卻苦無充分的疫苗可打,國內重量級宗教團體之一的佛光山今(28)日傳出已經發文給疾管署,有意透過國際佛光會捐贈台灣最多50萬劑的美國嬌生疫苗,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他個人尚未清楚有沒有收到公文,但民間要捐、要買都要依流程向食藥署...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黃苡安/綜合報導) 疫情持續延燒,菜市場人擠人增加風險,足不出戶待在家自「煮」防疫成為全民運動,無法常跑市場及超市,外送蔬菜亦很方便,但民眾希望買到新鮮又耐放的蔬果,也是一大問題。如何在減少外出之下,將一周食材採買齊全,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施瑞雯提供採購及儲存技巧。 選耐存放食材...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疫苗短時間難全面到位,部分地方政府乃至鴻海集團都有意自行買疫苗,可不可行在吵了數天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8)日拋出「地方政府或企業申請COVID-19疫苗專案輸入流程」三關程序,只要提出8大項文件,並經食藥署專家會議點頭,就可以買,但使用仍要...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本土病例已經連續14天,天天破百例,今(28)日出現國內最年輕死亡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證實,該案應是案5791,因為同住家人染疫後採檢確診。針對日媒報導日本有意送台灣疫苗,陳時中下午快人快語「要早啦,再晚就沒意思了」,也透露原本擔心在效期前打不完的31萬劑A...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