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成人失聰陷憂鬱 電子耳重拾生命春天

成人失聰陷憂鬱 電子耳重拾生命春天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6歲的張老師原任教職,37歲起逐漸喪失聽力,後來惡化成為重度聽損 ,連使用助聽器都無法跟人溝通交談,只能提早退休,最近植入電子耳(人工耳括)後重拾笑顏,直言手術改變了她的生命。
成年聽力障礙是累積過程 電子耳是新選擇
收治個案的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吳弘斌主任指出,
成年失聰比例大於兒童,很多人因此變得退縮、陷入憂鬱,大部份成年聽力障礙都是累積的過程,當聽力損失嚴重到無法治療時,植入電子耳是重拾聽力的選擇。
吳弘斌主任指出,大部份成年聽力障礙的發生多為漸進式,是時間累積的過程,檢查結果可以知道聽力殘存多少,但是不能確認病因,在治療上如果原因是噪音造成就隔絕噪音;如果是糖尿病造成,就控制好糖尿病,還是可以減緩退化的速度。突發的聽力障礙比較少見,多發生在單側,跟基因與環境變化有關,這類病人目前還沒有治療的辦法。
電子耳年齡分布廣 成人學習速度快
電子耳植入手術年齡分佈很廣,以吳弘斌主任來說,他的病人從最小到幾個月,到年紀最長的70歲以上。他表示,成人語後失聰,植入工耳括的效果比小孩子更好、恢復更快,原因是原來就有聲音的經驗,大腦語言中樞都已存在,已會說話只是學習聲音原來的連結就可以,不像孩子是從無到有。成人與孩子在術後一樣做語言訓練,但成人的速度會快很多。他強調,有類似的情形成人中老年人不要放棄機會,應及早評估診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9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2歲女性因子宮頸癌開刀和放射線治療後造成輸尿管狹窄,過去曾使用多次輸尿管擴張和傳統支架,但效果不彰,不到3個月時間,很快又造成腎臟感染和腎水腫反覆就醫,讓她感到痛苦與負擔。為了改善傳統輸尿管支架不耐久的缺點,醫師替其植入「鎳鈦合金輸尿管支架」,超過半年時間,追蹤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冷空氣發威,近來明顯感受「倒春寒」,若為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做好保暖工作,以降低誘發疾病風險。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潘泓智指出,因心血管疾病就醫的患者增加約1成,主要因冬天氣溫低,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高,但持續性低溫較容易使人體適應溫度,相較日夜溫差大誘發心血管風險容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因應4月2日臺鐵408次太魯閣列車發生事故,指揮中心啟動「0402太魯閣列車事故返臺探病/奔喪專案」,以利本次事故罹難者及傷者之海外家屬返台探病及奔喪。相關流程及規定如下: 一、搭機前配合事項: 1.無症狀者得「免」提供搭機前3日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