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成功「做人」不再是難題! 分子診斷有望提高生育率

成功「做人」不再是難題! 分子診斷有望提高生育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臺灣生育率直直落!臺灣生育率落在全球後段班,少子化問題儼然成為國安危機,為此,臺北醫學大學特別舉辦「2018女性健康最新發展國際研討會」邀集各國專家研商解決之道。其中,來自捷克Charles大學的研究團隊更透過分子診斷方法測量出精蟲品質,以提高人工生殖的受孕率,為眾多飽受不孕困擾的夫妻打開一線「生」機。

不用肉眼判斷 分子診斷助提升人工生殖受孕率

過往判斷精蟲品質的方法,不外透過顯微鏡觀察其活動力、數量及外觀型態等三種,但就算把看起來品質優良的精蟲和卵子進行體外授精,或是施行單一精蟲顯微注射術,仍無法保證百分之百的受精率。而捷克Charles大學研究團隊研發的分子診斷方法,是利用每個精蟲細胞膜上都有CD46、Integrins這兩種蛋白質,在精卵結合之際,推測這兩種蛋白質應與精蟲的受精能力有關,據此找出受精能力較高的精蟲,提高人工生殖受孕率。

為不孕夫妻圓夢 人工生殖科技大躍進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科主治醫師陳芊彣認為,這個研究結果為人工生殖科技找到一條新的方向,讓很多原本不適合生育下一代的夫妻,已可在人工生殖科技的協助下懷孕生子,為成千上萬不孕夫妻圓夢。不過,陳芊彣醫師強調,導致不孕的原因很多,若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成因,再加以克服,應是更好的解決之道。

男性精蟲品質降 恐與這些因素有關

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提醒,除了塑化劑、輻射、電磁波等環境汙染因素,被證實會讓精蟲品質下降,不利受精生殖外,在這場對抗國安危機的任務中,男性也要為提高生育率盡一份心力,能不吸菸就不吸菸,且應時時留意身材,千萬別過度肥胖,才能確保自己精蟲的數量及品質,為生兒育女打好基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5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2021.07.01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7月1日為止,已經有661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COVID-19疫情爆發後,每個人除了生活型態大幅改變以外,還時時刻刻擔心可能染疫的風險。倘若不幸確診而住進了醫院或集中檢疫所時,確診者與家人分離,獨自接受隔離,心裡擔心著身體狀況會不會惡化,甚至更擔心的是家人們的安危,擔心心愛的家人們也一起被傳染。電話關懷服務 身心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疫情3級警戒至今已1個多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日召開記者會,向全台民眾說明最新的防疫進度,指揮官陳時中、副指揮官陳宗彥、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等人,也已成為家喻戶曉的熟面孔。《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疫情居家期間,自行料理要注意食物感染和廚房的環境衛生!根據克理夫蘭醫學中心,大約有9%的食物感染疾病都在家裡發生,在準備膳食時常有交叉污染問題,往往造成腹瀉、拉肚子的問題,為此,傳染病專家 Susan Rehm 醫學博士教你注意這六點,避免感染不生病。廚房要避免交叉感染 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