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成年人不矯正 醫:恐增牙周病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成年人不矯正 醫:恐增牙周病風險

40歲的陳先生,左邊牙齒常痛,食物嚼不爛,最近右邊也開始痛到吃不下、睡不好而求診。經檢查發現陳先生右側、左側蛀牙,左下方臼齒傾倒、咬合不正,影響咀嚼,不少牙結石。先治療蛀牙及有問題假牙,配合全口矯正改善齒列及咬合,2年半後牙齒恢復年輕,陳先生開始領略牙齒矯正後的美好。

成年族群矯正 降低蛀牙、牙周病風險

奇美醫院牙醫部齒顎矯正科醫師楊淳琇表示,很多人會疑惑,成年人的新陳代謝及組織生長速度不若年輕人,還能做矯正嗎?儘管傳統牙齒矯正最適合剛替換完乳牙,及頷骨還有發育潛力的年輕人,最佳時間是女生10至12歲,男生11至13歲。但成年人族群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除了追求美觀,更為了解決口腔問題。

成年人齒列擁擠,增加蛀牙或牙周病風險,或是缺牙造成鄰近牙齒東倒西歪,無法裝上假牙,以及咬合異常等問題,嚴重影響咀嚼功能與生活品質。成年人儘管牙齒移動效率較差,需要花費更長時間治療,矯正後有效改善牙齒清潔及口腔衛生,良好的咬合更能促進咀嚼功能及食物消化,促進整體營養吸收及身心健康。

製作假牙前可考慮矯正 避免影響健康牙齒

成年人若長期缺牙未立即處理,鄰近牙齒容易過度萌發或傾倒,齒縫變大,嚴重影響清潔、咀嚼及牙周健康,想亡羊補牢也將面臨諸多難題。傳統假牙製作需打磨周圍正常的牙齒,硬在不理想的牙齒位置及角度下製作假牙,可能賠上未來其他牙齒的健康,需植牙時,也將增加植牙顆數及整體治療費用。

楊淳琇醫師建議,成年人及中老年人,假牙製作或植牙前,先徵詢矯正科醫師進行評估,並於矯正治療過程前中後,進行各專科的全方位評估,確保合適的齒列及減少缺牙周遭牙齒的異常變化,可讓製作假牙或植牙的環境條件更理想,新牙齒用得更好更久。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年來,風靡運動的人越來越多,不論是路跑或健走,只要事前暖身沒做好,就容易造成跑者膝找上門,特別是冬天!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劉建廷醫師表示,冬天其實是「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的好發季節,因為冬天人體肌肉、肌腱血液循環比較差,加上天氣冷使血管更容易收縮,導致氧氣、營養供應...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一名49歲的陳先生,有抽菸、喝酒及嚼檳榔病史,在去年9月時,出現喉嚨疼痛,但無伴隨咳嗽或痰,因此不以為意,直到疼痛加劇,且吞嚥有異物感時,才到醫院就診,結果發現在懸雍垂部位上,佈滿著不規則突起物,並延伸至左側扁桃腺,後來經過切片檢查後,確診為罕見的懸壅垂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吃完中餐,時間到了下午三點,眼皮漸沉,反應漸鈍,開始昏昏欲睡,但又礙於遭老闆發現,也不好意思趴下入眠,只好死硬撐著,痛苦熬過想睡時期,這套劇本,相信為多數人所熟悉,為了克服此項障礙,有愈來愈多的外國企業,紛紛響應「站著工作」,國外調查就指出,此種潮流將在今年更為流...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全球資源日漸緊縮,也讓眾多綠能科技,聚焦於再生能源,與回收資源的科技發展,就在近期,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所創立的慈善基金會,就研發出,能夠把大便變成珍貴水資源的「全能處理器」,其水質與市售瓶裝礦泉水並無不同,且經生產出來的純水,比爾蓋茲還親身體驗,喝下肚以後大讚,我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