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成年人不矯正 醫:恐增牙周病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成年人不矯正 醫:恐增牙周病風險

40歲的陳先生,左邊牙齒常痛,食物嚼不爛,最近右邊也開始痛到吃不下、睡不好而求診。經檢查發現陳先生右側、左側蛀牙,左下方臼齒傾倒、咬合不正,影響咀嚼,不少牙結石。先治療蛀牙及有問題假牙,配合全口矯正改善齒列及咬合,2年半後牙齒恢復年輕,陳先生開始領略牙齒矯正後的美好。

成年族群矯正 降低蛀牙、牙周病風險

奇美醫院牙醫部齒顎矯正科醫師楊淳琇表示,很多人會疑惑,成年人的新陳代謝及組織生長速度不若年輕人,還能做矯正嗎?儘管傳統牙齒矯正最適合剛替換完乳牙,及頷骨還有發育潛力的年輕人,最佳時間是女生10至12歲,男生11至13歲。但成年人族群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除了追求美觀,更為了解決口腔問題。

成年人齒列擁擠,增加蛀牙或牙周病風險,或是缺牙造成鄰近牙齒東倒西歪,無法裝上假牙,以及咬合異常等問題,嚴重影響咀嚼功能與生活品質。成年人儘管牙齒移動效率較差,需要花費更長時間治療,矯正後有效改善牙齒清潔及口腔衛生,良好的咬合更能促進咀嚼功能及食物消化,促進整體營養吸收及身心健康。

製作假牙前可考慮矯正 避免影響健康牙齒

成年人若長期缺牙未立即處理,鄰近牙齒容易過度萌發或傾倒,齒縫變大,嚴重影響清潔、咀嚼及牙周健康,想亡羊補牢也將面臨諸多難題。傳統假牙製作需打磨周圍正常的牙齒,硬在不理想的牙齒位置及角度下製作假牙,可能賠上未來其他牙齒的健康,需植牙時,也將增加植牙顆數及整體治療費用。

楊淳琇醫師建議,成年人及中老年人,假牙製作或植牙前,先徵詢矯正科醫師進行評估,並於矯正治療過程前中後,進行各專科的全方位評估,確保合適的齒列及減少缺牙周遭牙齒的異常變化,可讓製作假牙或植牙的環境條件更理想,新牙齒用得更好更久。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70歲的王老先生是一名退休司機,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病史。因流感重症併發肺炎住院,經克流感、氣管內管插管,入住加護病房治療,2週後病情終趨穩定。 王老先生心有餘悸,平常有運動習慣,自覺身體勇健,不易感冒。但住院前幾天突然肌肉關節痠痛、喉嚨痛,自覺應該只是暫時的,隔天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症狀的描述,而不是病因。像下背痛、臀部痛、大腿及下肢延伸疼痛,甚至痠麻痛,或像針刺到一樣延伸到腳底,常被叫做坐骨神經痛。什麼樣的原因會造成坐骨神經痛呢? 腰臀部肌肉緊繃 也可能壓迫坐骨神經 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陳建閔說明,腰椎是由一塊塊的骨頭疊成,中...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16歲的高中女生有著全口凌亂的牙齒,2年前在母親的陪同下到牙科就診時略顯退縮,接受牙齒矯正治療後,漸漸從討厭露出牙齒,轉變到現在能自在交談,蛻變成一名愛笑的女孩! 若有齒列不正問題 可能影響咀嚼功能、發音、口腔衛生 烏日林新醫院牙科醫師陳姵璇說明,臨床牙齒矯正...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75歲的林伯伯以往健康良好,體檢都沒有發現明顯異常,每天早上都和鄰居好友至附近公園運動,打打太極拳。然而這2年多來林太太逐漸發現林伯伯有記憶力逐漸下降情況。起初只是交代要採買的青菜水果遺漏項目,近半年逐漸惡化,常翻找個人物品遍尋不到。 後來更出現早上出門運動後至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