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成年後近視不會增加? 醫:近距離用眼小心

成年後近視不會增加? 醫:近距離用眼小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許多「眼鏡族」相信,成年後近視不容易增加,不顧忌躺著滑手機,或是隨時隨地都在使用3C產品,等到發覺視力模糊,檢查才發現近視竟然加深了。北榮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陳世真表示,成年之後近視仍可能增加,常見於需查看大量報表、文字的工作者。他提醒,用眼一定要適時休息,並且多眺望遠方,對於舒緩近視有一些幫助。

台灣近視大國 成年度數仍增加

台灣是近視王國,國健署107年調查曾發現,台灣學童國三以下高達89.3%有近視。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2017全民護眼趨勢調查」顯示,台灣人一天使用3C時間達8.7小時,其中6成同時使用多個螢幕,並高達近6成在餐桌、床上,眼睛仍是緊黏3C產品。

陳世真主任指出,近視與長期近距離用眼有關,例如滑手機、用電腦、看書,「尤其青少年仍在發育,加上課業壓力大,台灣國中生又是近視度數增加最快的族群。」他提醒,高度近視的患者,較容易併發視網膜剝離、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疾,青少年最好不要讓近視度數增加太多。

此外,成年之後近視度數也可能會增加。陳世真主任舉例,比如需要看大量精細報表,或是文字的工作者;另外,有家族性遺傳的患者就算沒有過度近距離用眼,也可能增加度數。

用眼一定要休息 多眺望遠方有助益

為保護眼睛健康,國健署建議,每日戶外2-3小時,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而美國眼科醫學會(AAO)則推廣「20-20-20法則」,即每20分鐘,轉動眼睛看20英尺(6公尺)外的物體至少20秒,用來放鬆眼睛。

陳世真主任補充,這些準則並非硬性規定,只是提醒民眾用眼一段時間後,一定要適時休息。更重要的是,眺望遠方對於緩解近視有一些有幫助。

「以前蘭嶼的小朋友,因為常常要眺望遠方海平面上,父輩的獨木舟是否歸航。」陳世真說,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曾調查,蘭嶼有些小朋友視力可達4.0,常常眺望遠方可能是原因之一。

另外,醫師有一名近視僅100度的朋友,因緣際會發現養賽鴿的人,居然可以從很遠的距離辨別這隻是誰家的鴿子。這位朋友開始跟著別人認鴿子,久了之後他的近視居然就減緩了。

陳世真主任提醒,用眼一定要適時休息,並且多眺望遠方,避免各種眼疾上身。

【延伸閱讀】抗癌成功有技巧! 肺癌名醫以癌症基因檢測技術擊潰癌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2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中慈濟醫院發表以病人為中心的智慧型行動護理照護系統,該系統為一整合運作的平台、全面進入科技化照護時代,可隨時隨地同步讓護理人員照顧病人所有健康照護問題。慈濟醫院護理部主任劉宜芳表示,由於先完成雲端話務平台的建置,使得護士呼叫鈴、護士智慧型手機,以及行動護理車能進一步以網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知道抗生素該什麼時候使用,才能發揮療效呢?其實,當人體受到細菌感染時,就可用來抑制病菌;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藥劑科藥師林宜瑾指出,民眾要注意,若為非細菌造成的感染,像是病毒誘發的感冒等,則無法發揮療效。臨床上,當醫師開出抗生素處方時,許多患者都會詢問,是否使用抗生素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家中有中風患者應多注意,部分患者在進食時,會有嗆咳現象,但因症狀不明顯,容必被忽略,其實恐是吞嚥功能障礙所引起;奇美醫學中心復健科醫師蕭珮琦指出,吞嚥障礙是中風患者的隱形殺手,嚴重時恐會出現反覆發生吸入性肺炎,危及生命。臨床上,曾有1名老翁,中風後不斷反覆出現被口水嗆到,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51歲女性,出現眼睛疼痛,且有飛蚊症等現象,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患者的視力僅剩0.1,且角膜有一處被異物穿刺傷口;彰化基督教醫院暨鹿基分院眼科主治醫師張耀中指出,患者因工作時不慎被異物噴入左眼,經醫師透過小傷口玻璃體切除術後,已逐漸恢復。發現患者眼內有異物時,醫師立即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