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我的小孩需要感覺統合嗎? 專家破解迷思:玩耍就能獲得

我的小孩需要感覺統合嗎? 專家破解迷思:玩耍就能獲得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我最近幫我家小花買了感覺統合的課程花了好幾萬!」、「我看網路上廣告有感覺統合諮商師說可以上感覺統合課讓她更聰明,我就把卡給她刷下去了」。這是很多家長曾經有過的經驗,但是,真的是所有孩子都需要上感覺統合課程嗎?

感覺統合 自由的玩和學習就能產生

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長吳菁宜指出,所謂感覺統合是每個小朋友在發展過程中本身就具備的能力,一般正常發展的孩子,只要自由的玩和學習,就能發展很好的感覺統合能力;但是由於現今社會變遷,小朋友較少有這樣的機會,導致產生類似「感覺統合失調」的情形,很多家長因為資訊的發達,都會了解一些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自然會心疼不已,坊間的「感覺統合補習班」因運而生,讓許多家長花了大錢,卻是只要提供充足的陪伴跟玩耍就能做到的事情。

錯誤感覺刺激 恐造成反效果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職能治療組長陳玉蘭表示,只有因為大腦對感覺刺激調節功能不良造成的感覺統合失調,才真正需要接受感覺統合治療。很多正常發展的小朋友,只是因為環境刺激不足的緣故,當環境刺激給予充足了,小朋友的大腦會自己判斷哪些刺激是需要的;而錯誤的感覺刺激提供反而會造成反效果,例如可能會讓過動的孩子更亢奮,一般正常大腦會判斷何為需要何為不需要,但若要被動人為給予感覺刺激,就要更小心,需要專業人員評估及提供建議。

公園遊樂設施、玩伴 免費獲得感覺統合管道

另外,陳玉蘭職能治療師也指出,如果擔心小朋友有感覺統合獲得不足的情形,並不需要特別花錢上「感覺統合補習班」,公園中的許多遊樂設施,都能提供不同的感覺刺激,如盪鞦韆,攀爬,沙坑,溜滑梯等,能提供孩子觸覺、前庭、本體覺等不同的感覺輸入,孩子有同伴一起玩,除了更有趣外,也能促進合作,輪流、等待,建立規範等各種好習慣,是一種非常棒又免費的感覺統合獲得的管道,但孩子最需要的還是爸媽的陪伴,再從日常生活中與同伴玩與學習。

【延伸閱讀】

三代祖孫都發病 多囊腎洗腎提早15年

萬人迷王光輝肝癌病逝 專家揭「常見危險因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1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罹患乳癌對於女性而言是一大恐懼,如果確診為病情進展快速的乳癌類型,更令患者驚慌,以往治療在復發後、快速轉移的乳癌患者,醫界大都採取保守治療,但越來越多臨床實證資料顯示,醫師必須改變治療原則,對於快速惡化乳癌患者來說,須與時間賽跑,應擬定更積極的治療策略,就有機會提高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今天水喝的夠嗎?寒冷的冬天不容易流汗,不少人會忘記喝水,尤其老年人有頻尿問題更不愛喝水。醫師提醒,水喝的不夠多,容易引起尿路感染、膀胱炎,建議每日喝水量最好大約是1500至2000cc。 女性容易有膀胱炎 家醫科醫師王宏育指出,據統計,約有20%的女性,一生中會得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羅珮琳中醫師表示,台灣有約八成民眾於生活或工作中出現過疲勞症狀,如倦怠感、食慾不振、失眠及無精打采等,其實疲勞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人體經過日常活動、腦力激盪或劇烈運動時,就會有暫時性的疲勞感出現,通常在適當休息調養後即可恢復,但如果睡眠超過10小時,還是感覺強烈疲勞感,並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全台有5萬人罹患巴金森病,65歲以上老年人中,每100名就有1人患病;不過,年輕人也可能罹病。醫師提醒,當出現肢體顫抖、關節僵硬、行動緩慢、步態不穩,常見徵兆中只要符合2項,就應儘速就醫檢查。 積極治療與病共處25年 53歲的曾國修,28歲那年突然感到肩膀疼痛及僵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