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肌梗塞患者送急診劇增 多數擔心染疫沒回診停藥所致

心肌梗塞患者送急診劇增 多數擔心染疫沒回診停藥所致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3級警戒解除前,許多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因擔心染疫不願回診,出現服藥空窗期,同家醫院1周內竟有5位民眾因心肌梗塞被送至急診室急救,比過往一般夏天狀況多了許多。經病史詢問後發現,不少是因不敢來醫院,自行停用心血管疾病用藥所造成,醫師強調,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可擅自停藥,尤其已經放置心臟冠狀動脈支架的患者更須小心,避免心肌梗塞突然報到。


因疫情不敢回診險要命 自行停藥後果不堪設想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潘泓智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原本追蹤治療良好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因擔心染疫風險而不敢至醫院回診,連帶也中斷服用藥物。沒想到近期1周內竟出現多位患者,因停用抗血小板藥物,造成心臟冠狀動脈支架內急性血栓,所幸經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後,才撿回一命,紛紛嚇得表示不敢再自行停藥


潘泓智指出,心臟疾病長期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2名,確診後除了必須配合調整不健康之生活型態,更應該接受長期藥物治療。若自行停藥,很有可能產生高死亡風險的心血管急症,就算救回一命也會留下後遺症,影響日常生活功能。例如擅自停抗血小板藥物,可能併發急性心肌梗塞,停心臟衰竭藥物,有肺積水呼吸衰竭的風險,停降血壓藥,嚴重的患者甚至有腦出血或主動脈剝離的可能。


若有這些症狀請盡速就醫 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此外,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一般民眾如果有心臟疾病常見症狀,如胸悶、氣喘、心悸、下肢水腫等,很有可能因為疾病初期症狀不嚴重,不願意至醫院診治。拖了幾個月後,直到症狀無法再忍受才來就醫,但這種狀況往往一到醫院就十分嚴重危險,錯失治療黃金期。


雖然新冠肺炎已經大幅影響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對於年長者、三高慢性病患者也有相當程度的威脅。為了避免染疫,減少出入人潮眾多的公共場合是絕對有必要的。但對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因為擅自停藥往往會造成不可忽視的生命風險,所以要減藥甚至停藥,都一定要先跟醫師討論。


如果日常生活中出現心血管疾病常見症狀,也千萬不能輕忽,早期診斷才能早期治療控制,預防憾事發生。最後醫師也提醒,在疫情嚴峻的狀況下,善用醫院的視訊門診或電話門診,也不失為一個兼顧防疫及心血管健康的好方法。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拔了牙還是痛? 三叉神經痛誤診率高中醫教你簡單判斷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新冠疫情延燒屆滿1年,這1年來除了改變民眾的生活習慣外,據2020全球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超過5成的民眾更加重視個人健康。長期關注於呼吸及睡眠照護的飛利浦公司,發表第6屆國際睡眠調查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下7成受訪者出現睡眠問題,且4成的受訪者表示會半夜醒來而中斷睡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新冠肺炎病患累積突破千例,今(1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6名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菲律賓(第1000例、第1001例、第1002例)、美國(第1003例)、巴拉圭(第1004例)、印尼(第1005例)入境;發言人莊人祥強調,台灣確診累計雖然破千,但其中8...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項新的國際睡眠調查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下7成受訪者出現睡眠問題,且4成的受訪者表示會半夜醒來。更有醫學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後,住院風險是一般人的2.93倍。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莊立邦與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劉文德皆強調,睡眠品質不佳將直接影響免疫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9)日台灣首批牛津AZ疫苗已完成封緘檢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上午已經完成運送(除連江縣),今日下午會有專家會議,確認注意事項與風險族群;另外,有關PCR檢驗價格莊人祥也說,已經陸續降價。 莊人祥說明,今日傍晚17時會有專家會議,針對歐洲藥品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