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戒檳榔遠離口腔癌 醫:多利用戒檳衛教服務隨到隨衛教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63歲工地主任退休的劉先生,因工作需要,常常使用檳榔當作交際應酬的工具,自己也養成了嚼檳榔的習慣,今年3月因下牙齦處有一潰瘍傷口遲遲癒合不良,進一步就醫確診為口腔癌,經過手術切除腫瘤,進一步執行化學藥物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劉先生表示:「跟朋友一起嚼檳榔時很開心,卻沒想到自己很倒楣得到口腔癌,開刀後接著打化療跟做電療很辛苦,早知道當初就聽家人的話,把檳榔戒掉。」許多人常常把檳榔當作交際應酬的工具,擔心自己若不一起嚼檳榔,會產生人際問題,久而久之,便增加了罹患口腔癌的風險。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腫瘤醫學部李日翔主任表示,口腔癌的治療包括手術、化學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藥物等。治療過程中,病人會面臨治療所帶來的不適,如:血球下降、黏膜損傷、急性炎症等疼痛。加上口腔占顏面很大的比例,治療後勢必造成外觀改變,進一步影響語言與進食功能,後續的物理治療及語言治療也是必須整合納入,是漫長的治療過程。所以預防口腔癌的發生,除了戒檳榔、菸品外,定期執行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並注意自身口腔黏膜變化,若發現口腔黏膜有出現異常,千萬不要因為不會疼痛或沒有出血等症狀就延遲就醫,錯失早期治療的良機。

國健署針對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補助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新竹臺大分院表示,透過專科醫師目視檢查口腔黏膜,每年可發現逾5000名癌前病變及癌症個案;而篩檢發現的癌前病變,則可透過治療可阻斷其轉變成癌症,這也是篩檢最重要的目的!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一樓癌症篩檢中心也提供戒檳衛教服務,採隨到隨衛教,體貼欲戒檳民眾可以彈性安排適合自己的時間,藉由專業的戒檳衛教師指導,後續採電話聯繫關懷管理個案的檳榔減量程度,持續提供支持及動機強化,協助戒檳者達成戒檳/減檳目標,並遠離口腔癌的威脅。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李盛雯/台北報導 專注高階複合骨科醫材研發的博晟生醫今(4)日宣佈「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首發產品已完成台中衛生局核價程序並取得自費價格,這項技術源自工研院和台大醫院的合作開發案,並透過團隊與台中榮總、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雙和醫院、長庚醫院林口分院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境外移入個案依舊不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自菲律賓(案814)、多明尼加(案815)及法國(案816)入境。分別為1名菲籍女性移工以及2名台籍出國訪友及長期在國外工作的女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越南通報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疑似是自「台灣輸出」,今(4)日更多細節曝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證實該案為30多歲越南籍女性移工,自2016年來台後就沒出境過,目前正著手進行其在台灣的活動史及疫調,已先匡列7名接觸者進行PCR跟抗體檢驗,初步先1人結果出爐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呂怡潔 / 台北報導 私密處是女人全身上下最嬌嫩的部位,在保養上也得更細心!不光是電影《慾望城市》中莎曼珊在約會前即使身處辦公室,也要脫下內褲好好呵護私密處的片段,讓人對私密處保養有深刻的印象;從臨床上也觀察到,年輕女性對於私密處保養的注重,有逐年上升趨勢。姐妹聚會中追求漂亮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