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戰勝巴金森氏症公益講座 診療案例疾病因應之道

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心理健康科為了提供患者與民眾正確的醫藥與復健知識,2021年3月27日偕同瑞金抗齡研究教育基金會共同主辦戰勝巴金森氏症公益講座。中山醫學大學神經內科陳安芝醫師指出,巴金森氏症是腦部神經持續退化所造成的疾病,病患腦部的多巴胺神經系統與海馬迴的神經細胞持續死亡,因此出現10大症狀: 靜態震顫、關節僵硬、行動遲緩、走路碎步、平衡困難、字體變小、面具臉、講話小聲、關節疼痛、刷牙穿衣困難;而且當病程逐漸惡化,患者會出現認知功能退化,合併出現失智症狀。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何應瑞教授指出,巴金森氏症是一項非常嚴重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根治。根據健保資料顯示,巴金森氏症在台灣的盛行率,從2004年的每10萬人口約有85人患病,到2011年這個數值增加將近一倍(為150人);其中以60歲以上的民眾是罹患此疾病的高風險群,當年齡增高到70歲的時候,患病率增加為10倍。何應瑞教授以其神經科學與藥物學的專業背景,投入近20年之研究,發現一個已經在臨床上使用數十年的老藥—[頭孢曲松],不但可以防止神經死亡及腦部發炎症狀、減緩神經退化,甚至可以促進腦部神經新生。這項研究成果已經獲得許多國家的專利,並且獲得美國FDA及衛福部核准,在台大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高雄長庚醫院進行二期臨床試驗,期待為這項疾病帶來治療曙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根據統計,台灣50歲以上的人有六成患有白內障,70歲以上長者更有高達九成有白內障!白內障所造成的視力退化是威脅老年族群生活品質的常見眼疾,但你以為年輕就跟白內障絕緣嗎? 板橋燦明大學眼科院長劉冠麟指出,由於現代人用眼過度,又沒有做好護眼工作,門診中也不乏20、30歲的...

閱讀詳情 »

記者林德操/桃園報導 桃園第一屆的三對三籃球聯盟賽事,將於五月底登場,而運動大城桃園市當然也不會缺席,市政府與桃園市體總籃球委員會共同合作成立「桃園戰鬥猿」三對三籃球隊,由健行科大籃球隊奪冠班底來組成,10號雙邊舉辦簽約記者會,目標直指本屆賽事的冠軍。 市長鄭文燦與桃園市籃委會主委楊家俍,共同簽下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南報導】細胞間質雖早出現在醫學辭典當中,但鮮少有相關資訊,因而不被重視,家佑診所侯泰宇院長指出,直到2018年3月,紐約大學病理學教授泰伊斯(Neil D.Theise)及其團隊進行人類活體顯微內視鏡時發現,間質是1張充滿液體、佈滿能靈活膨脹和壓縮的軟管,交織成如纖維般的網狀...

閱讀詳情 »

多囊性卵巢症該如何懷孕?4方法改善體質 婦產科黃建勳醫師 安泰醫療社團法人安泰醫院 30歲崁頂許姓女子,結婚已2年餘,一直未有成功懷孕至安泰醫院婦產科安泰醫院婦產科就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兩側卵巢有多顆小囊泡,與抽血賀爾蒙檢查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自然受孕機率會比一般人來的較低,尋求婦產科醫師求助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