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戴口罩為何還是被傳染?6個NG習慣恐白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戴口罩為何還是被傳染?6個NG習慣恐白戴

部立桃園醫院爆發本土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有10人染疫,防疫再度拉警報,近一年來,民眾雖已養成戴口罩的習慣,但如何脫口罩也是一門學問,ICU醫師陳志金透過臉書提醒大家,如何脫口罩也很重要,並將日前瘋傳的「世上最可怕的6件事」星座哏圖改成「脫口罩篇」,說明脫下口罩後要避免的6件事。 

1.脫下口罩放在桌上
2.脫下口罩,沒洗手就揉眼睛、挖鼻孔、吃東西
3.脫下口罩,揉一揉丟到垃圾桶
4.脫下口罩接觸到口罩表面沒洗手
5.脫下口罩把口罩剪碎
6.脫下口罩,內外面交換再戴

將用過的口罩剪碎 反而曝露在危險中
陳志金指出,當口罩擋下有病毒的飛沫後,如果將口罩放置在桌面上,就等於將病毒傳染給下一個接觸到桌面的人。脫下的口罩應將其向內對折再對折,將外層污染面包在裡面,並用帶子綑起來後,再丟入有蓋的垃圾桶,口罩丟棄後一定要洗手,在還沒洗手前,不要碰觸眼口鼻。

有民眾擔心丟棄的口罩會被不肖業者回收再利用,因此會將用過的口罩剪碎丟入垃圾桶,陳志金提醒民眾千萬別這麼做,因為「在剪碎的過程中,反而讓自己曝露在危險中」。 

進家門口就把口罩丟棄 避免病毒入內
此外,不要為了節省而把內外面交換戴,因為這等於把污染面直接和嘴巴接觸,除了沒有保護效果,還會和病菌接觸。最後陳志金分享自己處理口罩的流程,他習慣到家門口或車庫時就把口罩脫下丟棄,洗完手才進入屋內,盡可能降低將病毒帶入家中的機會。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與帛琉之間的「旅遊泡泡」最快明天定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6)日證實,台帛「旅遊泡泡」相關防疫細節希望今天就能有個結果,指揮中心最快在明天的例行疫情記者會上就會宣布相關細節與時程。 指揮中心、交通部及外交部日前已召開次長級三方會議,定調要促成「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42歲再現劇團團長黃民13日在戲劇節演出空檔不幸驟逝,當時他於表演區後方躬身側臥休息,由於他飾演多才多藝的街友,眾人都以為他是情境式演出,直到表演時間叫不醒他,才經覺事態嚴重,經在場觀眾先進行CPR急救,隨後送醫搶救仍宣告不治,檢警法醫相驗後,研判因高膽固醇血症造成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大腸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大腸鏡檢查是早期篩癌的利器,不過仍有接近3成的瘜肉無法被傳統大腸鏡檢查發現,可能在5年內進展為大腸癌,大林慈濟醫院就與嘉義大學資管系合作開發「人工智慧(AI)即時大腸瘜肉自動偵測系統」搭配換水大腸鏡技術,可增加50%以上瘜肉發現數,減...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花錢買保健食物卻變吃心酸的?食藥署今(16)日公布最新一波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其中一款自美國進口的「高力健錠」被食藥署發現其葡萄糖胺成分含量竟然只有查驗登記核准的一半,實在很唬人。另外,還有日本進口的「安康魚肝」檢出重金屬鎘超標,違規產品全數依規定退運或銷毀。 食藥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