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戴耳機聽音樂好享受 醫:小心聽力退化

戴耳機聽音樂好享受 醫:小心聽力退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戴耳機不僅是欣賞音樂,對許多年輕人而言,更是「潮」的展現。但是若音量太大聲、使用時間過久,小心年紀輕輕就聽力受損!衛福部雙和醫院耳鼻喉科專任主治醫師賴盈達指出,若戴耳機傷害聽力,目前無法恢復。建議音量適中,每隔20分鐘,就拿下來休息。

耳機最好不要用 使用過久傷聽力

以耳鼻喉科醫師的立場,是不建議使用耳機的。賴盈達受訪時解釋,耳機會將聲波經由耳膜,傳遞到耳朵的聽力神經,因為聲波直接影響耳朵,長久刺激下,聽力容易出現退化。

根據市面上耳機款式,全罩式耳機對耳朵相對溫和,比較不會直接傳遞到耳內;而塞入式耳機,對耳朵危害最大。然而,「無論是哪種款式的耳機,只要使用時間過久、音量過大,都會傷害聽力。」

賴盈達說,許多人常因為外界聲音過度嘈雜,而將耳機音量調大,雖然當下不覺有異,事實上都已經超過耳朵能負荷的音量。

聽力退化治不好 預防勝於治療

針對因耳機造成聽力退化,是否有辦法恢復?賴盈達醫師解釋,音波經由耳殼收集,再由外耳道傳播,經過耳膜透過三塊聽骨放大,最後到達內耳,由內耳的毛細胞接收訊號,傳遞至大腦後產生聽覺。

「毛細胞本身非常脆弱,經過太大刺激,音波能量太強,就可能使毛細胞受傷。」他強調,毛細胞損害之後,目前沒有任何治療方式,可以使毛細胞恢復,因此聽力損害屬不可逆。

除了聽力受損,出現聽力退化外,這些年輕患者更可能會出現耳鳴、眩暈等其他後遺症。預防比治療重要,賴盈達醫師建議,最好不要使用耳機,如果無可避免,音量應適中,每隔20分鐘,就拿下來休息。

耳機使用不當 失聰人數恐破10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曾警告,全球超過10億名12-35歲年輕人,使用耳機等設備不當,恐有失去聽力風險。據世衛組織統計,世界上超過5%人口,約4.66億人已喪失聽力(4.32億成人和3,400百萬兒童),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大多數人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據估計,到2050年,將有超過9億人,也就是每10人中就有1人喪失聽力,每年造成7500億美元的全球成本。對此,世衛組織已與國際電信聯盟合作,就耳機播音設備制定新標準。

【延伸閱讀】喝完酒狂飆車 「躁症」發作險釀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7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近2週腸病毒疫情略升,且近期連續出現2例新生兒染腸病毒克沙奇B型併發重症案例,民眾仍不可掉以輕心!疾管署提醒,尤其準媽媽們應留意自身健康,產前14天起至分娩前後,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告知醫師並與嬰幼兒採取適當隔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不少老年人以為年紀大了,容易骨骼疼痛、食慾不好很正常,當心可能是骨髓纖維化。醫師指出,脾臟腫大是骨髓纖維化最典型的症狀,進而壓迫到其他器官,造成病人一連串的不適症狀,包括腹痛、食慾不良、皮膚搔癢、骨骼疼痛、貧血等。罕病骨髓纖維化 每年新增150人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國內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高齡72歲罹患第三期胃癌的老阿公,治療初期狀況不見好轉,腫瘤指數CA19-9持續上升,檢查後確診為第四期胰臟癌,而胃癌併發胰臟癌的情況並不樂觀,經醫師評估後,接受第二線新劑型藥物的治療,患者的腫瘤從七公分縮小到兩公分,更有利於切除手術的進行,並且降低腫瘤再度復發的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連日來氣候不穩定,一會兒寒風迎面而來,一回兒又是豔陽高照,不僅穿衣捉摸不定,甚至有不少人連皮膚也開始癢到不行,不時還會伴隨像雪花紛飛的脫屑情形,進一步就醫,竟被診斷是脂漏性皮膚炎在作祟!油脂分泌旺盛恐致脂漏性皮膚炎開業醫診所皮膚科醫師陳鏡尹表示,脂漏性皮膚炎多是因皮屑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