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房仲狂流手汗不敢跟人握手 中醫師建議1湯藥助改善

房仲狂流手汗不敢跟人握手 中醫師建議1湯藥助改善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蔡先生是房仲業者,天性樂觀開朗,適合業務、開發客戶,但他最怕2件事情,一是遇到凶宅或有阿飄的物件,另1個就是跟人握手。他從小就容易流汗,大熱天頭頂直冒汗,連掌心也溼溼的,跟人握手時,對方常是眉頭一皺,場面尷尬。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主任蔡文興指出,多汗症是指全身或局部皮膚出汗過多,以手腳最為常見,即使沒有勞動、運動,即使是待在冷氣室也會冒汗。若症狀嚴重,可能影響工作、社交、人際關係,對患者心理與生理造成負擔,最近酷熱,氣溫動輒飆至37℃以上,對於多汗症患者來說,更是一大煎熬。


多汗症為自律神經失調,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而引起汗腺分泌過多,多好發於緊張焦慮、要求完美的人身上,還容易合併脊椎側彎問題,影響到交感神經幹的穩定度,從而造成交感神經興奮,引起手汗症。


從中醫觀點來看,體內所有水分為「津液」,當陰陽失衡時,就可能產生多汗症。蔡文興說,所謂「汗為心之液」、「心主神明」,情緒緊張會引起手心冒汗;另外,自汗多屬於氣虛,夜間盜汗則為陰虛陽亢。因為汗流得多、中氣不足,常常會感到疲累,甚至說話沒力氣。


中醫診治汗流過多,建議飲用「生脈飲」。蔡文興指出,這帖傳統方劑成份單純,只有黨參、麥門冬、五味子等3味藥。黨參可補氣生津,麥門冬滋陰潤燥、五味子味酸收心氣,3者都是平價中藥,方便自行熬煮。如果手汗嚴重,更容易緊張焦慮,可在生脈飲添加黃耆補氣,再加上龍骨、牡蠣,以收鎮靜安神之效。


房仲狂流手汗不敢跟人握手 中醫師建議1湯藥助改善

▲生脈飲成份單純,只有黨參、麥門冬、五味子(上排左起)3味藥,加上龍骨、牡蠣、黃耆(下排左起),成了加味生脈飲,有助補氣安神。(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提供)


煮法簡單,藥材為黨參與麥門冬各3錢、五味子1錢、黃耆1兩、龍骨與牡蠣各6錢。取1鍋盛2000cc的水,置入藥材包,大火煮沸,關小火再煮20分鐘即可。


放涼後裝進容器,放冰箱保存,每天早晚取1杯約150cc,餐後退冰飲用,益氣生津。另外,針對自律神經衍生的各種問題,中醫也可透過針灸治療多汗症,常使用的經絡為背部的膀胱經,但民眾無法自己按到背部穴位,可改按摩手部的神門、內關,以及頭頂的百會,藉由疏通心經、心包經來舒心安神,以收斂汗液。


除了茶飲、按摩,蔡文興建議,平常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飲食均衡,少吃冰涼、生冷、重口味的食物;不喝酒、咖啡及濃茶,避免刺激交感神經。作息也要正常,盡量不熬夜,否則會讓身體過熱。


更多NOW健康報導
▸雷射撫平歲月痕跡再進化 脈衝時間從奈秒到皮秒快千倍
▸毛小孩中暑因為毛太長? 獸醫師:關鍵在於鼻子長短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異位性皮膚炎反覆發作難擺脫 中醫調養攻略由內而外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同樣的一種癌症,為什麼病患治療的方式不相同?方式相同,但治療的效果卻不一樣?這不只病患和家屬難懂,對醫師來說,同樣也很難!次世代定序技術(NGS)平臺 擬定個人化精準治療成大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顏家瑞醫師表示,目前了解癌細胞可能累積多重的基因突變,不同類型的癌症發展過程可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子宮頸癌位居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九名,主要是因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所導致。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家庭醫學科洪恩琪醫師指出,臨床上,又以感染型HPV第16、18比例佔60至70%,雖感染後大多會自行痊癒,但仍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容易埋下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39歲的黃小姐,發現最近肚子胖1圈,腰圍也明顯變粗像是多了個泳圈,褲子變得有點緊,她趕緊運動鍛鍊身體,但再怎麼訓練,肚子肉依舊消除不了。最令她感覺奇怪的是最近食慾下降,明明沒吃什麼就感覺飽了,還常常感到腹部脹氣,尋求腸胃科解決脹氣的問題,吃了醫師開立的腸胃藥,也依照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42歲張先生,因為解尿不順且勃起功能變差而至奇美醫學中心就診,經安排一系列檢查後,診斷有攝護腺慢性發炎及輕微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同時也發現有睪固酮低下的問題,在接受治療期間,張先生提到因在高壓力環境下工作,且需要輪班而導致長期睡眠品質不佳,也造成工作表現及日常活力似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