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所謂治療成功?(杏語心靈診所 陳俊欽)

所謂治療成功?(杏語心靈診所 陳俊欽)

所謂治療成功?

杏語心靈診所 陳俊欽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健康的人:每一種所謂的「症狀」,都有它的功能與存在意義,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不斷發揮著重大的「功能」。

  就以最常見的「焦慮」為例。焦慮的症狀包括:緊張、害怕、手腳冰冷、心跳加速、口乾舌燥、血壓上升等等。然而,「焦慮」就真的一無是處嗎?

  那麼,不妨來想像一位不會焦慮的人,他將面對什麼樣的生活?

  在幾萬年前,他可能為了抄近路,貿然朝著飢餓師群走過去;在現代,他可能為了趕時間,筆直穿越車水馬龍的忠孝東路與敦化南路交叉口的對角線,或是燈號以經亮起的高鐵鐵道。

  絕大多數人不會幹這種事,因為這等於是送死。然而,是什麼阻止了你去做這樣的事?就是焦慮。

  讓人體保持在適當的焦慮狀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讀者可以從所有苯二芬系列的抗焦慮劑仿單(說明書)中,讀到一行字:「服藥期間,最好避免操作機械或開車。」這句話充份說明了維持適當焦慮的重要性──如果抗焦慮劑服用過量,焦慮被壓抑到太低,那將是一場夢魘,而不是天堂。

  在精神醫學中,明白每一種「症狀」都有它的功能與存在意義,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學理未必與實務若合符節),不管治療哪一種患者:即便重大精神疾病,例如:思覺失調症與躁鬱症;或是精神官能症,例如:社交障礙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強迫症、憂鬱症等等;或者根本是第二軸的診斷,例如:各式各樣的人格障礙症──治療,絕對不是一種粗暴的「把所有症狀通通消滅」的舉動,而是在患者與環境的互動之間,尋找一個最佳化的動態平衡。

  在心理治療的世界裡,何嘗又不是如此呢?

  一位走過外遇風暴的婦女,她可以再度堅強、再度有力量。當她意識到生命的權柄在她手上,而她是活在一大堆她從來沒注意過的友善眼神,她開始向自己對話,深刻體悟到了自己的孤單與辛勞,但也看見了未來的改變可能性──她很有可能重生,無須靠著任何人而再度站起來,依舊快樂。但是,那以經是另外一個她,而過往那個天真有熱情、願意相信別人、相信有夢、相信溝通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自己,永遠不會再回來了。

  世界上並沒有任何一種心理治療取向,可以把個案治療成為「真正以五歲的認知來思考」的人,就算有,你要嗎?「瑪利亞的天使」可不見得快樂喔!單純,是一個回不去的路;而治療,甚至是拔腿就跑,遠離前者。為什麼?因為我們相信:只要你還活著,就一定還有幸福藏在未來的某個時空裡。

  治療,永遠是往前看的。

  所以,請大家不要再隨意汙名化精神藥物。我極度反對浮濫用藥,但也不代表用藥就意味著「病情嚴重」、「會成癮」、「吃了就得吃一輩子」或「有許多恐怖的副作用」。問題沒解決,只是吃藥,當然吃一輩子也沒辦法解決;會不會成癮?老實說,7-11裡頭賣的香菸成癮性都還比較高;為什麼以前沒吃安眠藥時都很好睡,自從吃了以後,不吃就睡不著?恕我說話直白:你說很好睡的那個「以前」,你是個剛北上除了熱情以外一無所有的二十幾歲年輕人;你說不吃就睡不著的「現在」,你在大陸有公司與廠房、越南也有設廠,重要的決策還在台灣這邊的公司完成。兩個能比嗎?

  心理治療也是一樣。您的心靈會因為治療而更加深化,更加一致,更加統整,會有更多的你被你所接納,會有不少的情續糾結因此釋放,你會更加滿意自己,喜歡現在的你──

  但是這一切,不代表有一種狀態叫做「治療成功」,而你一達到這狀態,時光宛若在你身上倒流,回到一切苦難發生之前,所有你記憶中關於自己的片段,通通再度出現。

  心理治療並不能讓時光倒流。治療者只能伴隨著你,在未來再次找到一塊淨土,安頓您的心靈,大家一起灌溉、滋養它,保護、遮掩它。當它感受到足夠的溫暖與安全、尊重與歸屬,它就會再度發芽。

  然而,不管這棵新生命長成什麼樣子,容我輕輕的提醒:那都是一個全新的自己,更柔軟、更堅韌、更強大、更能適應環境,這樣算不算治療成功?我不知道,但是,舊的那個自己不會重現,也沒有必要重現了。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杏語心靈診所》官網 www.reangel.com;歡迎加入《杏語心靈診所》 www.facebook.com/reangeltw 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從醫院、診所拿了藥,回家通通往冰箱裡塞,就可以長時間保存沒問題?國健署發現,國內不少銀髮族存有這樣的觀念,覺得家裡頭很熱,冰箱不僅可以讓食物保鮮,也可以長時間的保存藥品,所以從看病帶回家的藥品就一股腦往冰箱存放,但這樣做法可能更容易出...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開學已經3周了,你家孩子是否已經調整好作息?董氏基金會引用國外最新研究結果提醒家長,孩子維持充足與良好的睡眠品質十分重要,如果孩子常常晚上睡不好、睡不飽,當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原來這一份2020年6月發表於《兒童心理學與精神病學期刊...

閱讀詳情 »

男人興奮時,陰莖勃起是自然反應。然而,陰莖勃起時的角度大小與性功能有關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陰莖勃起角度與性功能強弱無關,只要能順利完成性交就算正常喔!  男人受到刺激會有陰莖勃起的反應,但有人發現怎麼年紀越大,雄風卻有點「抬不起頭」的樣子,難道這跟不舉有關?還是不舉的...

閱讀詳情 »

▲(照/亞東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小時候胖不是好事!一名國小六年級小男生,被爸媽注意到最近體重有如吹汽球般,越來越胖,且脖子和腋下總有洗不乾淨的深咖啡色紋路,擔心之餘帶往兒童腸胃科減重門診就醫,沒想到卻被醫師一眼診斷為「黑色棘皮症」,成因就是過重造成的胰島素阻抗,同時確診為第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