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手抖到連打電話求救都無法! 二尖瓣膜逆流拖越久越要命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手抖到連打電話求救都無法!70多歲的陳先生,半年前就有這樣恐怖的經驗,原來心功能不佳的他,當時出現嚴重急喘,手部還大幅度抖動,就醫檢查發現是嚴重二尖瓣膜逆流,如果延誤治療,最嚴重可能會導致心臟衰竭。

收治病人的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醫師鄭伊佐表示,正常人的心臟收縮在60%至70%,但陳先生送醫時心臟收縮只有40%左右,除了年紀大,喘、心律不整、肺水腫,更有嚴重二尖瓣關閉不緊,血液逆流回心房的情形。

由於年紀大,陳先生原本想用藥物控制,但心功能惡化、反覆心衰竭,經由心臟內外科團隊會議及與家屬討論之後,最終建議他接受傷口小的微創手術,進行二尖瓣膜置換,這才回到正常生活。

鄭伊佐指出,二尖瓣位於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當左心室放鬆時,二尖瓣的前後葉會再打開,經肺部由肺靜脈流入左心房的含氧血液,得以進入左心室。如因感染或是腱索斷裂會造成二尖瓣脫垂或鬆弛,部分血液會在左心室收縮時逆流回到左心房,減少心臟血液打出去的量,全身器官,包括腦部、腎臟等功能下降,肺部鬱血、頭暈、胸悶、喘,甚至會肺積水,活動受限制,嚴重時會導致心律不整,甚至心臟衰竭,如果不處理,就會造成休克或死亡。

傳統開心手術,鄭伊佐說,是從正中切開胸骨,接上體外循環機後讓心臟停止,醫師在心臟停止跳動的狀態下進行心臟瓣膜修補或人工瓣膜置換手術;而微創手術則從旁側肋間的地方進行瓣膜置換,不需從中切開,儘管也需使用體外循環機,讓心臟停止跳動,但因不需正中開胸,可減少組織破壞,恢復較快,疤痕也比較小。

鄭伊佐提醒,二尖瓣逆流輕度患者,除了需定期服藥外,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保命關鍵,因為拖得越久,心臟功能越差,手術風險也比較高;中度患者得定期門診追蹤,定期心臟超音波檢查;而重度二尖瓣膜逆流,服藥順從性很重要,若藥物無法改善,便需跟醫師詳細討論治療策略。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打完BNT心肌炎全台青少年已15例 桃園女學生傳截肢!指揮中心關懷中

口罩大鬆綁!正港夜市味回來了 指揮中心點頭:原則同意可邊走邊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能坐就不動?小心這個壞習慣害中風找上門。門診一名43歲的上班族女性,從小不愛運動,也不愛吃蔬菜,生活寫照就是「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站」,導致體型雖不算太過肥胖,但也不能稱得上纖細,今年開始感覺左手容易發麻無力,且發麻感覺越來越明顯,因為沒為生活帶來不便,自認沒什麼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乾眼症,症狀不只是「乾」而已!現代人手機、電腦使用時間長,尤其一直盯著螢幕看,眨眼頻率會減少,讓乾眼症已經躍居國內眼科門診常見的問題,盛行率約30%,而書田診所眼科副院長廖士傑提醒,實乾眼症不一定只有以眼睛乾澀為表現,常見的症狀還有視力糢糊、畏光、異物感,嚴重者還會有...

閱讀詳情 »

時序進入冬季,明天是24節氣中的立冬,代表冬季正式來臨。今天Mary要來跟大家分享立冬的養生之道!  立冬,是24節氣中的第19個,也代表已正式邁入冬季。立冬養生有什麼要注意的事項呢? 1. 習俗上有「立冬補冬」一說,因應氣溫漸降,可搭配進行食補,以抵禦冬天的寒氣,建議食補可以溫補為主,並少吃生冷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坐月子是台灣產婦最重視的一件大事,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原來中醫把坐月子分為3階段,每1個階段的生理狀態不同,飲食及藥物的調養上,也有所不同,像是坐月子少不了的「麻油雞」就得等到產後14天以後,才可以開始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明憲說,孕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