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手痛到「不舉」難穿衣 小心是旋轉肌受傷

手痛到「不舉」難穿衣 小心是旋轉肌受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40多歲男性維修技師,常覺得肩膀痠痛緊繃且活動卡卡,但是休息、熱敷按摩便會改善,所以他覺得是老毛病不以為意。直到年前,工作量大增,手抬起來更痛痠軟無力,睡覺時壓到還會痛醒,且手難伸不到背後,造成穿衣服不便。經診斷為肩旋轉肌群受傷,藉由物理治療、增生療法、激痛點乾針治療、加上運動訓練,症狀大幅減輕。

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復健科杜育才醫師表示,「旋轉肌群」包括棘上肌、肩胛下肌、棘下肌及小圓肌。最重要的功能是旋轉肱骨,使肩膀能側抬及內外旋轉。而旋轉肌群什麼時候會受傷?他說,嚴重外傷可能造成肌腱撕裂傷或是斷裂。累積性勞損,如做家事、長期提重物,都會造成肌腱慢性發炎,加上隨著年齡越大,肌腱或肌肉彈性跟強度不足,即使沒有明顯出力受傷,就會因使用不當或過度負荷而傷到「旋轉肌群」。

疼痛緩解別不動 關節沾黏恐成五十肩

他也提到,急性疼痛時可局部冰敷消炎、減輕疼痛;同時避免手抬過肩膀等會疼痛的動作;當疼痛慢慢緩解,就要馬上開始在不痛範圍內做關節運動,免得因長期不動造成關節沾黏而產生五十肩。

杜育才提醒,合適的治療加上運動訓練,可以大幅減輕旋轉肌受傷症狀;另外,注意保養肩膀,避免錯誤的使用,矯正不良姿勢,才能減少復發機率,治標又治本。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工時長、沉重的壓力,都會對勞工朋友造成身與心的傷害。擔任聯結車駕駛的45歲王先生,有次在連續加班一週後,於運貨過程,突然感覺不適,將車暫停路邊,隨即昏倒在駕駛座上,被人發現送醫急救診斷是「急性心肌梗塞」。而經職業病防治中心介入調查後發現,王先生長期超時工作,造成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高齡77歲的沈老先生,罹患陰囊水腫,甚至腫得比拳頭還大,一開始先至鄰近的醫院就診,初步診斷為疝氣,而後到新營醫院求診,沒有發現明顯急性發炎的反應,且尿液常規檢查亦證實尿液沒有感染。醫師便使用手電筒進行照射,發現呈現透光性,其表示充滿液體,經診斷為「後天性成人型陰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高血脂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的主因之一,不得輕忽。全台約有270萬高血脂患者,當血脂過高時,將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的嚴重後果,為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除了控制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之外,三酸甘油酯的控制也不容忽視!我國目前治療高血脂的兩類用藥選項,為可降低低密度膽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骨質流失速度隨年齡增快,就像坐雲霄飛車般。據骨鬆學會針對千位女性鈣質攝取認知行為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成女性擔心自己正面臨骨密度逐漸下降的問題,及未來恐罹患骨質疏鬆症,但卻對不以為意。 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吳至行表示,骨質從30歲起每年流失0.5~1%,40歲骨質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