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手痠、舉不高,竟然是身體出了「這個毛病」!這3個重點,幫助你診斷,早期發現復原率越高...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手痠 舉不高,竟然是身體出了「這個毛病」!這3個重點,幫助你診斷,早期發現復原率越高...

時常感到同樣的地方莫名疼痛、原本可輕易做到的動作變得困難萬分,活動力變得越來越差,多數人常以「正常老化現象」來解讀這些不適症狀,但真相真是如此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徐瑋璟表示,這些問題其實很有可能為「肌腱斷裂」。

 

退化產生 難以察覺

手痠 舉不高,竟然是身體出了「這個毛病」!這3個重點,幫助你診斷,早期發現復原率越高...

徐瑋璟醫師說明,肌腱及韌帶皆為附著於骨關節處的軟組織,肌腱負責連接肌肉和骨頭,而韌帶則肩負相連兩骨頭的任務,兩者對於關節的穩定都有重要的角色。而肌腱斷裂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傷害兩種。

如果是因運動所造成的肌腱或韌帶斷裂,當下有可能會聽到「啪」一聲,或者關節出現異常的鬆動,通常會先緊急處理、送醫,這就是所謂的急性韌帶斷裂;而許多年長者,由於關節的退化或者舊傷影響,例如肩部旋轉肌袖損傷等,加上X光無法照出肌腱或韌帶等軟組織,一定要透過超音波或磁振造影才知道是否有所斷裂,因此韌帶斷裂在臨床診斷上也常被忽略。

若患者為肌腱或韌帶的部分損傷,可先用復健運動來治療,要是完全斷裂,建議尋求骨科醫師協助,以利日後的生活品質。徐瑋璟指出,急性的完全撕裂傷通常需要開刀治療,慢性的則視病人情況而定。

 

注意3個重點

手痠 舉不高,竟然是身體出了「這個毛病」!這3個重點,幫助你診斷,早期發現復原率越高...

既然如此,該如何判斷自己,或是身邊的年長者的肌腱其實已經斷裂了呢?

徐瑋璟醫師指出,可以下列3個重點來觀察。

1.疼痛:同樣的位置,出現長期性的疼痛、痠痛症狀。
2.無力:使不上力,關節的活動度變差。
3.動作困難:原本可以做到的動作,突然變得困難重重。例如:無法梳頭髮、無法穿脫內衣,原本做輕而易舉的日常生活動作,突然做不到。

當出現上方3項情況時,則可能有肌腱斷裂的情形產生,千萬不可輕忽。徐瑋璟提出一個例子,有些年長者因退化,肌腱斷裂時不知情,加上忽略了一些「看似正常」的疼痛症狀,久而久之肌肉回縮,手臂肌肉線條改變,竟變成了一顆肉球,這時如果才要進行復健或是縫合,將變得格外困難。

 

早期發現 復原率越高

手痠 舉不高,竟然是身體出了「這個毛病」!這3個重點,幫助你診斷,早期發現復原率越高...

徐瑋璟醫師解釋,以年長者慢性的症狀來說,復健科會優先處理症狀不舒服的地方,讓患者回復到原本良好的生活品質,不要被疼痛等問題影響太多。要是年輕的朋友,因為運動傷害所造成的肌腱或韌帶斷裂,輕微者可慢慢復原,癒合較快;若是處於急性期的嚴重者,則需縫合治療。

 

【延伸閱讀】

鍛鍊肌耐力,就靠這3招!

痛到受不了!3招脫離足底筋膜炎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我也有過漏尿的經驗。 平時的我,經常長時間坐在電腦前,隨著時間一久,就會漸漸感受到尿意。 一般人在使用電腦時,即使有了尿意,也常常會想著﹁再等一下,等我處理到一個段落再去﹂,而稍微忍住不去上廁所,對吧?那一天,我也是忍到了一個段落後,才站起來要去廁所,結果……站起來那瞬間...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多吃「牛肉」就可以補鐵,真的嗎?在台灣,一般民眾普遍都認為「牛肉」最補血,食藥署今(2)日在食藥闢謠專區指出,牛肉可以算是高鐵的好食物之一,不過必須切記,要避免和高鈣或是易干擾鐵質吸收的食物一同食用,才不會降低鐵的吸收。 鐵是人體必...

閱讀詳情 »

低溫燙傷是指皮膚長時間接觸40至50度的溫熱物品導致的皮膚灼傷,日常生活中該注意哪些面項才能降低低溫燙傷風險呢?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舉凡熱水袋、暖暖包、電熱毯,甚至是有加溫功能的馬桶坐墊等會發熱的物品都可能造成低溫燙傷的風險,若家有老人、嬰幼童、糖尿病患者等對溫度不敏感者都是低溫燙傷的高危...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有幼兒的爸媽快看過來!因為1月1日起,滿2歲幼兒送托公共托育、準公共保母或準公共托嬰中心,托育費用補助可以銜接發放至未滿3歲;另外,衛福部也放寬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機構服務使用者,得請領生活補助費,新增身心障礙者求職期間的所得免計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