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手腫痛好幾個月「50歲媽洗澡得靠兒子幫忙」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照/陳俊銘醫師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怎麼辦?我現在連洗澡都要靠兒子幫忙!」一名才50歲的婦人,過去幾個月來手部持續腫痛,看了國術館、吃了醫師開的止痛藥都沒有用,嚴重到手部關節腫痛到無法自己穿衣服,甚至連洗澡都要靠兒子幫忙才能完成,最後被女兒帶往免疫風濕科看診,才知道罹患了類風溼性關節炎。

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陳俊銘表示,該名婦人屬於比較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無法自行穿衣,連洗澡都要靠人幫忙,他感嘆,臨床上很多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情況類似,總是忍痛了很久才來就診,但此時關節已經變形,甚至有些已經開始遭到破壞,嚴重恐導致身體失能。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類風溼性關節炎好發在女性,特別是30歲到50歲之間,男女罹患比例約為1:3。有學者推測可能與女性荷爾蒙有關,因為女性荷爾蒙會讓身體的免疫細胞比較活躍,一旦過度反應,就會造成免疫細胞自我攻擊。

以該名婦人為例,一開始接受治療效果不佳,醫師幫忙申請生物製劑,治療3個月後症狀才有了明顯的改善,順利重回職場。陳俊銘提醒,類風溼性關節炎典型症狀以手部關節為主,除了有明顯的晨間僵硬腫痛外,還可能出現有鞏膜炎、肺纖維化、肺動脈高壓及心包膜炎等嚴重關節外的併發症,所幸比例並不高。

陳俊銘強調,令人擔心的是,這類患者血管年齡會比一般人更加快速老化,容易出現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背後原因在於體內的慢性發炎導致血管同樣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治療上不僅要解決關節症狀,更得要注意血壓、血脂、血糖等三高問題。

陳俊銘說,類風溼性關節炎一旦發病確診後,務必要持續接受治療,千萬不要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拖延治療黃金期;同時應保持低油、低熱量飲食與培養適當運動習慣,降低再發炎的機會,讓關節遠離慢性發炎甚至變形等危機。

照片來源:陳俊銘醫師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美意變調?1/4兒童口罩量被大人掃貨 4/23起恢復年齡購買限制

珊瑚公主號返台3人踩「明知故犯」紅線! 每人得付5.1萬住宿檢疫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中秋將至,又到了吃柚子的時節。許多人都知道「吃藥不能配葡萄柚」,但你知道「柚子」也可能與藥品引起不良的交互作用嗎?藥安康藥局陳澤鈞藥師表示,柚子或葡萄柚與特定藥物共食時,都可能使血中藥物濃度異常升高,恐增加藥物的副作用或毒性發生的可能性;因此,平日若需服用降血壓、血脂或抗心律不整等特定藥物的民眾,吃...

閱讀詳情 »

入秋換季頻落髮美式數位植髮讓你不再怕禿 進入秋冬的季節交換期,你也有掉髮的問題嗎?其實進入秋天之後,落髮量會明顯比以往多,這是很常出現的「季節性掉髮」現象。根據臨床報告,每年入秋換季,落髮的就診比例大約多出兩成。MyHair生髮植鬍院長沈志龍醫師提醒大家,換季落髮看似平常,卻也不能掉以輕心,除了做好...

閱讀詳情 »

【記者周蘭君報導】每逢夏季,泌尿科門診腎結石求診患者明顯增加四~五成,主因多為夏天氣溫高、流汗多、尿量少,針對腎結石治療領域新跨越,過去治療方式以開刀取出、經皮腎穿刺手術、體外震波碎石手術、硬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等為主,其中經皮腎穿刺手術至今仍是大於2.5公分大顆腎臟結石的標準處理方式,惟腎臟是錯綜複...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雖然青少年時期是建立骨骼強度的關鍵期,但在任何年齡階段都可以靠著補充高鈣食物、維生素D和運動來增加其強韌度。以下有些重要觀念可以參考看看。 青少年時期是建立骨骼強度的關鍵期。直到大約30歲,我們的身體仍在建立骨骼,其中青少年時期是關鍵。骨質疏鬆症被稱為“老年人後遺症兒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